第127章 和我一起垂钓-《大明:爷爷,我们一起跑路吧!》


    第(3/3)页

    “这个……”朱雄英沉吟片刻,露出一丝歉意的笑容:

    “鱼儿不能吃,鱼儿不能吃,君王与钓龙同在。”

    “我也听人说,你最爱吃的就是鱼池中的鱼肉,让你吃得津津有味。”

    “没错。”朱元璋神色稍缓,转过身来说道:

    "十七几岁了?"

    "呃…"朱雄英想了想,道:“这件事,我知道了。

    “四月生日,还有两个月就要到六周岁了。”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我记得很清楚。”

    朱雄英露出歉意的笑容。

    “那是自然,十七是我的舅舅,再说了,皇宫中就这么几个人,我要是还不记得,那才是怪事呢!”

    说完,朱元璋转过身来,对朴仁勇道:

    "下一道圣意,让杨妃带着她,让她来文华阁,陪着我们的孙子,别这么无聊,养着一条鱼。

    到了后来,朱雄英甚至听到了老人隐约的咒骂声,很明显,他是在责怪朱权没能抓到那条大鱼。

    “是……”朴仁勇应了一句,然后靠近了几分,压低了声音。

    "皇上,是大司律来的

    “玄……”朱元璋并没有站起来,只是盯着手中的钓竿。

    “属下拜见皇上,拜见皇孙殿下。”

    开济依旧是一张苍老的面容,穿着一身大红的官服,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他的后面,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刑部人员,朱雄英猜测,这些人,多半都是侍郎或者是郎中之类的人。

    “起来吧”朱元璋没有回头,只是淡淡道:

    "告诉我,你的组织是什么样的?"

    “是,陛下。”凯吉拿出一份厚实的折子。

    “刑部,掌管全国所有的刑罚……属下汇总了从洪武初到十四年到十年的所有案件,以及各都督的文牍。”

    “臣有一件事情要问皇上,第一……天下各有一本文书,记录所有的功过。”

    “第二,命各司核对文书,确定时限,确定功过,确定罪名...凡因小事而犯法之人,当立即处置。”

    “第三,《大明法律》第十二条,三十条,六百零六条,法律过于宽松,法律过于宽松。”

    "使违法者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自己的罪行赎罪,甚至在违法者犯罪之后,他们不但没有改正自己的错误,还会像一根小草一样,以示自己的清高。

    "这样的话,我大明的威严和法律的威严将会荡然无存

    “微臣提议,颁布新的法律,修订《大明律》,这是微臣的上书,还望皇帝陛下定夺。”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将钓杆往地上一扔,从凯吉手里拿了一份折子,然后递给了朱雄英:

    "大孙子,快来瞧瞧。"

    “是,我明白了。”朱雄英点了点头,房间里陷入了难得的安静,只能听到朱雄英快速翻页的声音。

    而朱雄英更是目瞪口呆。

    上面的法律非常详细,也非常苛刻,完全是一个法门,提倡严厉的法律,严格的执行法律。

    只不过,在这满朝文武的时代,却是有些格格不入。

    见朱雄英一言不发地将折子放在桌上,朱元璋又转过身来:

    “就这些?”

    “好的,我知道了…”

    “那么,告诉我,你认为如何?”

    “是,孙子依言而行,朱雄英皱眉沉思片刻,转过身来,对着正一脸期待地望着他的凯济,慢条斯理地道:

    "惩罚的目的,就是为了约束百姓,让他们远离罪恶,而不是为了囚禁百姓。

    “俗话说得好,穷泽而渔,殃及池鱼,火烧山林,殃及池鱼,我觉得,这样的手段,未免也太狠了一些吧?天下苍生,怎能独善其身?”

    “可是,这句话却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了

    “举个例子,世间各大官府,每天都要检查自己的行为,每天三次,我深表赞同。”

    "诸位请奏,定下时间,定下罪名,还好。

    半晌之后,朱元璋才转过身来,对着凯济道:

    “我同意!”

    "你提出的这种秘术,只是为了糊弄那些愚昧的平民,实在是心狠手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属下不好意思,让开济难堪了。

    "离开这里,考虑一下如何处理这件事"

    朱雄英皱了皱眉,这家伙的心思实在是太刻毒了,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就在这时,朱元璋开口道:

    "大孙子,你看他多机灵啊

    “嗯?”朱雄英愕然。

    “陛下的意思是……”

    “呵呵……”朱元璋一脸的不屑。

    “我们在去年七月份让他当了一次司马,但今年春天,我们见他办事效率极高,就让他当了一个正式的司马”

    “可是,他的衣袖中总是藏着两封折子,他总是按照我的意思去做,他觉得我们应该从宽处理,他就会把我们应该从宽处理的折子给我们,如果我们应该从宽处理,他就会把从宽处理的折子给我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