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定策-《宋风》
第(3/3)页
王静辉在汴都开封指示其旗下产业向河北运去二十万贯铜钱,并且还为坐镇河北的韩琦献上了如何防止蝗灾和限制蝗灾蔓延的各种章程,并且附上了三十万贯地资金供韩琦调配。这些换来的是代州、定州、真定府等去年有蝗灾苗头的州县其耕地全面的深耕,并且还立下了赏格——每上交十只蝗虫便可以获得一文铜钱。这些都是由遍布河北的食为天粮店兑现,并且粮店的人员还到乡下收购蝗虫,当即焚毁,还教会当地百姓如何更有效的捕捉蝗虫——在夜晚的时候升起一堆篝火,利用蝗虫喜欢明亮的习性诱杀蝗虫。
河北北部的这些州县明白为什么自己地最高长官韩琦统一召见他们后,让他们积极配合食为天粮店的人开展灭蝗工作,但有些有头脑的官员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蝗灾,为了头顶的官帽戴得更稳当,甚至有些县衙开始强制其治下百姓灭蝗,虽然给当地地百姓带来的很多地便。但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只要百姓看到蝗虫便开始捕杀,这倒是极好的抑制了蝗灾的形成。各种措施之下,大府地韩琦每隔几天都会用六百里加急快脚朝汴都开封送信,报告河北诸路除了旱灾之外。并没有形成蝗灾。
虽然韩琦的报信让大宋的高层心中安定了许多,但驸马手中地材料却让他们敢懈怠。甚至是有些心惊肉跳——驸马运到河北的二十万贯铜钱消耗极快,到一个月的功夫,四万贯铜钱就都变成了蝗虫的尸体。就算统治高层的数学再怎么好。也可以轻易的计算出这四万贯铜钱可以买来多少蝗虫尸体!本以为驸马是有钱发高烧做无谓的事情,现在已经没有人敢这么看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连最为抠门儿的司马光也上书皇帝赵顼,请从国库中拨出十万贯铜钱运往河北来学着王静辉的样买蝗虫。
司马光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对还是错,王静辉买蝗虫发疯,到现在从收购蝗虫的数量上来看,若是这些蝗虫真地飞起来,恐怕现在朝廷中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他敢肯定这样是否能够有效的对付蝗灾,无奈之下他只好从最坏的角度出发,上了这么一道自大宋立国以来最为荒唐的奏章——跟着驸马一起发疯!若是在平常。这道疯狂的奏章会引来所有人的嘲笑,甚至会遭到御史台的弹劾,但现在的状况摆在那里,没有人认为司马光和小王驸马大脑出了问题一起发疯,这道骇人听闻的奏章是一道密折,能够得以参与讨论的人是参知政事便是六部尚书或是枢密使,所有的人都没有说话——皇帝赵顼居然连问对的心情都没有,直接批了,过为了掩人耳目引起骚动,钱没有走国库而是走得内库,并且直接又追加了十万贯!
“爱卿,那边都已经准备好了吗?!”空旷的福宁殿中,只有王静辉和皇帝赵顼两人,殿门外有手握刀柄的杨崇岳把守,那架势使得任何胆敢靠近福宁殿的人都能够感受到往前迈进一步,必然会被当场格杀。
“圣上,都已经准备好了!臣已经买通了仁多翰的几个重要幕僚,他们正在怂恿仁多翰和其他几个在李清周围的皇族部落,只待发动后便可取李清而代之!”王静辉沉声回答道。
“彦国先生怎么说?!”
“这是富韩公给臣的回信,富韩公正在筹集人马,秘密调动兵力,现在有一千特种部队以经在白干山一代的丛林中埋伏待命,现在已经开始前期的探路、骚扰,带队的是无心,他以前在保安军之战中便干过,此次也是轻车熟路!富韩公说在下个月初便可以全部准备就绪!”
大宋的情报局早已经建立起来,枢密院从此大大的喘了一口气,过久又轮到皇帝赵顼自己头痛了——他选拔的第一任局长是个深受信任的宦官,但此人却没有这个能力,情报局的一切还是乱糟糟的,无奈之下他毫犹豫的将王静辉推到了这个在所有大臣眼中都是水深火热的职位上。
王静辉对于宦官当大宋情报局的提举是十分敏感的——明朝的东西两厂便是如此,他可想自己建议成立的对外情报局变成这么一个机构,好在那个宦官能力低下玩转情报局,皇帝赵顼有意让他出任的时候,他毫犹豫的便答应了。
最新全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