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倒放还好,只是一个功能罢了,没有折腾太久。将几个画面叠加起来,让梁劼有些头疼。这在专业工具上本来不算难事的。 好在梁劼原主本事没有,独独从小玩到大的留影珠搞得十分纯熟。 而他前世,很少使用一键特效,很喜欢用相对专业的视频软件来处理。就比一般使用者更明白特效的原理。 知其所以然,换一个平台,换一种操作方式。总算还是让他琢磨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给石昆重新配音。在留影珠上的操作,这原理和画面叠加是差不多的。 梁劼的台词功力,堪比小鲜肉,换个说法,就是等于零。对于经常看视频的人,不免贻笑大方。对于大乾的土包子们,问题不大。 基本的抑扬顿挫还是有的,情感差一大截。 这个留影戏本来就是走低成本粗糙制作的搞笑风,情感是什么玩意?能吃吗? 折腾了许久,总算剪出了四分多钟的成片。原本计划是一炷香,可又哪能控制如此精准。 梁劼揉搓着手中珠子,思考着还有什么可以安排上的地方。 对了,字幕! 台词没有字幕可以接受,可片头片尾都没有字幕,还要人额外来报幕,这就太戏剧了,一点也不留影戏。 但字幕的功能,留影珠是真没有。它没有胶片这个东西,甚至不能像最早的电影一样,在胶片上刻字的方法。 想来想去,梁劼只能使用更古老的方式,手写。 拿出原主的样子货笔墨纸砚,手写出片名,结尾一个“完”字。自己不露脸举着手写的字,摄入留影珠,再分别剪辑到头尾。 按理还该有点音乐。梁劼喜欢哼歌,仅在自己洗澡的时候。旁人面前唱,拉不下来脸,实在是有够跑调。 算了,大乾史上第一出留影戏。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够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如今的东风石昆,正在别人梨园门口大喊着:“明天巳时,大家都来茗香楼,看过就知道。天下独一的留影戏,比这些唱戏的,好看得多。” 这墙角挖的,十分欠揍。 这是梁劼的主意。娱乐界的事,算什么不正当竞争?这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石昆台词记不住,切口倒是说得很溜。 挠了挠头,石昆面容扭曲地想着梁劼教给他的台词,又大声喊起来。 “只要十文钱就能看一次留影戏。十文钱不算贵,买不了胭脂和玉坠。十文钱不算多,去不了京兆看花落。十文钱毛毛雨,男女老少花得起。十文钱……” “明天都给老子去!否则青龙会老大哥看着你!”这才是他的本色出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