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偶尔,无垠的宇宙中也会抛出一些有趣的场景、天体,来让战斗变得不那么枯燥乏味。 就比如各种著名战斗的‘批发地’——小行星带、星云、行星环带. 就比如刚刚斯通纳少将所说的彗星。 很快,其他三人也立马着手验证这个偷袭战术的可行性。 根据观测报告的描述,‘百武彗星’在靠近卢比昂五号的时候,相对速度大概在40公里每秒,而这个速度对于人类海军的战舰来说,跟上并不算难。 尤其是提前跃迁到这颗彗星的轨道上开始加速后,舰队是完全可以在加速结束后,借助姿态控制喷口来保持和彗星接近相对静止状态的。 唯一的难点,其实是在轨道的计算以及整个舰队的姿态控制上,而且还是在开启了‘隐秘行动模式’的情况下。 但在众人看来,以阿特拉斯集团目前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方面展现出的实力,做到这一点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的预警其实就完全失效了。” 巴拉克少将开口说道: “早期预警端子的侦测能力是有限的,根本无法穿透慧尾进行侦查,更不要说这颗彗星以及慧尾中的大量碎屑还会损毁掉路径上的所有预警端子。” 作战会议室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因为众人知道他们现在只是得出了一个猜测,并未经过验证,而且也验证不了。 唯一的验证方法,就是等着阿特拉斯的舰队从慧尾中跃升出来,然后朝己方开火. 只不过在双方舰队已经完全完成战斗展开,并进入早期电子战攻击而且还处在下风的情况下,留给四人做决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巴拉克:“对方的舰队指挥官是个玩战术的啊” 穆勒:“心很脏这一点在阿·巴瓦·库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了。” 伯奈利:“不是,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 没等伯奈利继续说下去,斯通纳少将就开口打断了三人的话: “好了,不要再说了.既然我现在的身份是大舰队总指挥官,那我就斗胆借这个身份下达命令吧。” 此话一出,另外三人顿时严肃起来坐直了身子,不管他们心里有什么想法,在进入战斗后也会毫不犹豫的听从舰队总指挥官的命令。 “接下来的舰队的重点侦测方向,集中到‘百武彗星’上毕竟这会也没有更好的侦测方向了,而且眼下对方利用彗星匿踪的可能性确实很大。 而且等到距离拉近之后,依靠主力舰的高性能复合侦测单元,我们也是能侦测到慧尾内部情况的。 另外全舰队进入战斗搜索状态,捕捉到正面敌人的踪迹后,等候旗舰命令随时准备发起先手攻击!” “是,将军!”×3—— 经过双方大舰队在卢比昂五号轨道附近数个小时的周旋后,阿特拉斯作战舰队和联邦舰队在进入15万公里的距离后,几乎同时捕捉到了对方的踪迹。 因为在长时间的‘隐秘行动模式’下,所有战舰的主动冷却系统以及黑体覆层的工作能力已经开始下降了。 毕竟哪怕是不开启主推进阵列,单单是维持战舰在‘准战斗状态’下运行也是会产生热量的——‘热量控制’与‘红外特征控制’,也是战舰舰长、舰队指挥官的必修课。 但这些‘必修课’能做的,也是尽量延长战舰不暴露红外特征的时间,并不能让战舰永远都不暴露自己的红外特征。 更不要说,这个星系的恒星‘大卢比昂’散发的光、热辐射,这会正毫无阻碍的播撒在了双方所在的这片宙域上。 所以各艘战舰除了要控制战舰自身产生的热量外,还要想办法降低舰体表面被恒星照耀后出现的升温,这也进一步缩短了双方保持匿踪的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