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只有三间泥坯房,逼仄低矮,长时间没有人住,一股霉味。 一家人住惯了冬暖夏凉,窗明几净的砖瓦房,现在被人赶出来,住进低矮的泥坯房,心里不免有落差。 房子没了,土地也少了二十亩,赵氏气不过,站在院子里,足足骂了一个时辰。 李天贵领着儿子李子聪,连饭都没吃,当天就回了县城。 少了二十亩地,他的工钱就尤为重要,不敢误工,况且李子聪只休沐一天,明天还要上课。 父子两人走后,一家人愁云惨淡,巨大的落差,让他们感觉在做梦。 李家的院子里,看热闹的村民,已经散去。 李老太谢过了族长父子,吩咐李老大跟着舅舅赵百岁将两人送回家,又让李老四和小五,把放在娘家的两辆独轮车推回来。 自己领着三个儿媳留在家里收拾,其实也没有什么收拾的,后院不用动,前院搬得太干净了。 除了房子院墙,水井和那棵海棠树,其他的什么都没有留下,就连厨房的铁锅都拔走了,要是时间够用,估计院子里的青砖都不会留下。 好在当初老太太和婆婆都喜欢睡热炕,正房的两个卧室里面,都盘了炕,要不然今天晚上,他们一家就要睡地上了。 不一会儿,李老四和小五推车回来,车上除了李家原来的家当,还有一口铁锅。 “姐,我把家里空闲的铁锅给你拿来了,看看还缺什么,我再回家取。” 李氏也跟了过来,手里抱着扫把木盆,跟过来帮忙收拾。 “还是你想的周到,我还愁呢,没有锅,热水都没法烧。” 老太太不见外地将铁锅收下,对自己这个弟媳很满意,自家人不用客气,以后相处的日子还长呢! 房间老太太都分配好了,老太太领着九宝和周氏,睡正房的东屋。 李老大夫妇住东厢房,李老四夫妇住西厢房,四个孙子和萧寒住正房的西屋。 但现在东西厢房都没有床,今天晚上只能是男女分开,挤一挤,李老太加上三个媳妇和九宝,睡正房东屋。 儿孙住西屋,等明天去县城,添置家当和生活物品再分开睡。 大家一起,将车上的家当卸下来规制好,这时候,院门打开,一个二十几岁的男人挑了一捆柴,跟着李老大走了进来。 正是村长的孙子李天兴,他跟李老大是小时候的玩伴,刚才也在围观的人群中。 知道李天贵一家连一根柴都没有留下,就从家里挑了一担送了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