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虽然说,他是一个比较霸道而且自私的人,但是……他却是医疗圈子里,少有的明白人。” “许墨山的成功,其实很大原因来自于百千万人才计划的平台。” “百千万人才计划当时建设成功之后,许墨山他自己,张罗了十几次的会议!” “当初,许墨山可不是手外科领域的带头人,而是焦顺华。” “但是,焦顺华这个人,比较恃才傲物,不太喜欢参加各种交流活动。” “可许墨山不一样啊!” “他很重视这些。” “许墨山后来的一次次的成功,就离不开他组织的十几次的沙龙会议。” “当时沙龙结束之后,许墨山直接拿到了三个国家级重点课题!” “而且是跨学科拿到的!” “其中涉及到了材料、三维模型技术、以及3D打印技术。” “那时候,3D打印不是和今天这样火爆。” “可是,许墨山却依靠着和这三位百千万人才计划成员的合作,成功建立了他在手外科领域的核心地位!” “你是不知道!” “咱们国内,其实一个小品类领域,只有一位院士。” “而对方对于新晋院士是有一票否决权的。” “当时焦顺华看不惯许墨山,多次刁难!” “可许墨山就是凭着和这三位合作的课题,成功在国际交流会上,拿到了国外的奖项。” “那时候,风头出尽,就连焦顺华也不得不主动让贤!” “而在之后,许墨山带着这几位专家,一同晋级院士!” “所以说,许墨山的成功,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成功,而是依靠平台的多学科交流的产物。” “长江学者的质量,说实话,我现在也关注不多了。” “但是,你要记住,任何计划,从一开始的发展,到后期,都无法保证始终如一的含金量。” “我说句实话,你与其关注同行业的交流,倒不如多去和其他行业进行交流!” “许墨山最厉害的就是博采众长,而且学识广泛。” “虽然说,我也不喜欢许墨山的人品,但是……你不能否定对方的能力和眼界。”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有着可以学习的经验的。” 马彦夫的这一番话,让陈恭沉默了许久。 接下来的两天,陈恭住在了马老爷子的家里,开始和他一起核对接下来要进行的讲课资料。 马老爷子的妻子不在家,据说是去国外参加什么化学交流会议了。 三天之后,陈恭顺利敲定了方案之后。 马彦夫笑着看着陈恭:“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目前在医疗高端圈子里没有太多的人脉吗?” 陈恭笑着点了点头,有些尴尬。 马彦夫指着桌子上的方案,认真说道: “你信不信!” “等你讲完课之后。” “你在医疗圈子里的人脉,很快就能形成!” 陈恭闻声,顿时愣了一下。 “为什么?” 马彦夫带着几分笑容,看着陈恭。 “你这一次收获的,不是一批人脉,而是两代人的人脉!” “首先,你得明白,集训班的大多数成员,他们的父母,不少都是国内医疗领域的翘楚,而他们……俗称医二代!” “其次!” “十年、二十年以后,你再次回头看看国内外科领域的格局!” “到时候睁大眼睛看看,他们是谁!” “我相信!” “陈恭,这一次的集训班,对于你而言,不是那么简单。” “你所付出的,未来都将成倍反馈给你!” “二十年后,我甚至觉得可怕,国内最顶级的外科专家,全都是你陈恭的学生!” “你说一说,到时候……是怎么样的画面?” 陈恭听到这句话以后,顿时浑身一颤! 他也被马老爷子的这一番话给吓到了! 是啊! 二十年后…… 自己…… 他们…… 想到这里,陈恭甚至头皮发麻。 他根本不敢想象,那将会是何等壮观的画面。 马彦夫深吸一口气,看着陈恭,默默的说到: “其实,我们医学圈子,看重师门和师承。” “很多老家伙后来成了院士,成了名医,很大程度上,靠的不是自己!” “靠的是……他们的学生!” “我!” “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你要知道,为什么我马彦夫能站在这个舞台,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支持我,相信我!” “其实,很简单!” “二十年前,是我带队,带着那些孩子们,参加的国际会议!” “也是在那时候,他们认可了我这位老师!” “哎……” “一晃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那些小家伙们,现在都成了国之栋梁了。” “你说,我怎么输?” “还有,我告诉你,许墨山这一辈子,最大的失败,就是他的学生,没有学到真东西,也没有撑起大旗。” 马彦夫的这一番话,把陈恭说的彻底沉默了。 此时此刻,他对于这世界,竟然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 “谢谢您,马老师!” 马彦夫看着陈恭,顿时笑了起来。 “呵呵!” “当然了,你不需要。” “二十年后,你的学生,依然会以你为荣。” “我啊,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或许……” “那一天,我感觉你会让中国医学,屹立在世界之巅,也说不定呢……” “呵呵!” 陈恭看着老爷子,笑了起来。 …… 这时候,陈恭收到了这一届长江学者交流的信息。 明天要召开学术沙龙了。 看来,自己得去看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