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众人面前一放,一本正经的解释说道:“我们看碗,一般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看它的器型、第二看它的釉色、第三要看它新老。” “你们看这只碗,它是玉壁底、广口、小小窄唇,是典型的唐代器型,在看釉色,它微微泛着黄绿色,为什么泛着一种黄绿色,因为它是用柴烧的,松木是筑窑额的一种烧制方法,如果是现在电炉烧制,它就不会出现黄绿色,它就会泛蓝色。另外,再看这个碗的底部,这里采用了削坡的技术,这是唐代官窑才能用的技术,所以 ,综合判断,这是一只唐代中后期的一个官窑器 ......” 江年拿着碗,口若悬河,讲的一套又一套的,这再次震撼到了林莞一家三口。 他们对古董一无所知,不过看江年夸夸其谈,怎么也不像是在胡编乱造。 虽然现在人对古董并不太了解,但是也知道古董值钱,几人盯着这么个破碗半天嗟嗟称奇。 “小年,你还懂古董啊。”魏淑珍惊讶的问道。 “嗨,略微懂点。”江年说道。 古董文玩不分家,上一世,自己就是混文玩折扣饭的,对古董自然也十分了解。 “那这个得值多少钱?”林莞问道。 “嗯......这个正常估计,得价值三万多快吧,不过这个碗有点缺口,也得值个一万多。” “啥?值一万多?” 几人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这一个破碗,就是一个万元户,搁谁谁不震惊?这个年代,万元户还是个传奇,谁家要是成了万元户,都得横着走。 “我的乖乖!你这买了几只猫,花了几块钱,就赚了一万元?”此时的林秋生也不生气了。 别说江年,就是他知道这个碗价值这么高,也一定想办法,将这碗给买下来。江年的一番操作,可以最大程度的不引起他人的注意。 毕竟,人家卖猫的地方,你去买一只碗,怎么也说不过去,难免会让人起疑。 先不说有没有人跟着抢,就那卖猫的大姐,估计也不会轻易就卖掉。 “你鬼心眼可真多 ”林莞笑着,捏了捏江年的胳膊,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这碗要是真的能卖那么多钱,瞬间解决家里的财政难题,自己也就不用每天跟着揪心了。 可江年接下来的话,让林莞顿时又是一阵揪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