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己与月泉村已经够出风头。 按照以前的想法,丁雪薇是断然不会生出什么压价的心理的。 现在,瞧了这么多势利眼后。 压价的想法油然而生。 “我与之签订契约的只有圆林村,圆林村之外的各位,货物既然送来了,我也不为难,不过,这价钱只能按照市面上的来。” 之前还不舒服丁雪薇一点不变通的,这会哪里还记得红薯的高产,一个个强烈抗议。 可惜,买卖这事,不是卖家抓握绝对话语权的。 至少,橡胶这个生意不是这样。 在丁雪薇这里不是这样。 最终,圆林村之外送来的三十八万多斤的橡胶价钱被打了下来,一斤不过一百五十文。 虽然一斤少了三百五十文,可到底卖出来了,钱拿到手了。 市面上如今的橡胶可不少,问题是有价无市啊! 再便宜,工钱不足。拉低价钱,却也卖不出去! “丫头,过几天咱再来啊?”一五十来岁老者试探。 相比田里收益,这橡胶还是来钱更多的! 在利用起自然资源后,成本除了工钱就只有少量酸醋,一天人均一两的纯收益,实在无法让人放手。 “咱的胶片,比圆林村人的还干些。” “你这人怎么说的话?”有圆林村人呵斥。 目光转向丁雪薇时,全是探查。 丁雪薇不置可否:“市面价钱,最近一段时间各位都能来,有多少,只要达到标准,我都收。” 这次,能够搭建出来的大棚就达到一百六七十亩。 虽说她的田地面积巨大,可过了这个关,大棚的用处就没那么大了。 主要是她不想跟贫苦百姓抢饭吃,这反季蔬菜并没有纳入考量范围。 一千亩试验大棚于她来说足以。 丁雪薇需要的橡胶再多,也是有个数的,其他人卖给她的数量越多,圆林村人挣得就越少。 懂事明理的,自不会多说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