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江湖人不喜欢重阳节。 因为重阳节是团圆的日子,整日风里来雨里去的江湖人,没那么多时间与家人团聚,甚至不敢与家人团聚。 尤其重阳节二十四天前,正好是中秋佳节,同样也是团圆的日子。 能够二者皆团圆的江湖人,可谓百中无一,大多数人可以选择一个日子,还有一部分人只能忍痛全部舍弃。 如果只能选择一个,选择中秋节的人显然更多,因此能在重阳佳节与家人团聚的,能有二三成就不错了。 或许少林便是知道这一点,干脆就在重阳节举行武林大会。 一切恩怨,今日了结。 实话实话,与之相关的人,十之八九已然身死,前去参加的江湖人,要么是助拳的帮手,要么是看热闹的。 反正在李瑾瑜看来,看热闹的江湖人显然更多,就算那些名义上是要去助拳助威的,多半也是看热闹之心。 苏樱不喜欢这种场面,李瑾瑜让江玉燕陪她回了金陵。 金陵之地,需要主事人。 虚夜月本想去看热闹,但虚若无不知怎么了,突然要对她进行培训,把她留在了长安,整日教导各种能力。 由于何珺琪擅长鞭法,虚若无便让何珺琪一同留下,传授鬼王鞭。 半途经过洛阳的时候,柳儿要回去呈递奏折,还要去拜望长辈,便干脆在洛阳歇息,没有跟着一同去。 李瑾瑜身边虽莺莺燕燕,最终能够一同去少林的,唯有铁飞花。 苏樱在身边,需要坐车,如果身边只有铁飞花,自然是骑马赶路。 李瑾瑜的坐骑名为老酒,这点无需细说,铁飞花的坐骑名为花生,是一匹大宛良驹,身上有花生模样的斑点。 老酒配花生,当真是天作之合。 这也与两人的性格有关,大多数人为坐骑命名,喜欢追风、逐电之类的比较威风的名字,两人却不喜欢。 命名皆是根据坐骑形貌性格。 一撮白月牙毛的,就叫月牙儿;耳朵火红的,叫做火耳;喜欢喝酒的自然是老酒;花生斑点的便名为花生。 兵刃亦是如此,本就有名字的神兵利器,自然不会改名,尊重本名,否则玄翦双刃便会成为小黑小白。 朱停铸造的铁箫、长枪,铁箫被命名为商羽,长枪则是名为长缨。 …… 少林弟子千千万,少林僧人也多有交友广阔者,还未到达嵩山,便已经遇到数百拿刀带剑的武林人士。 这些人见到李瑾瑜铁飞花,有的上前见礼,有的心中暗暗放心。 只因为李瑾瑜并未带兵,来的仅有两人,纵然煞星转世,想必也闹不出什么大乱子,不会杀得血流成河。 最好如同武当山上那样,李瑾瑜动口不动手,别的人动手即可。 否则这位爷一旦上手,不杀个血流成河,怕是肯定不会收手了。 到达少室山下,发现两湖、江南、川陕、两广的武林人士,处于二三流之间的,已然到了三四百人。 能够被称为一流的,到的并不算特别多,顶尖的江湖人物,似乎只来了李瑾瑜和铁飞花,别的一个没来。 一般来说,来得晚的才是想要找麻烦的,就好比当初去拜寿的空闻。 李瑾瑜来的这么早,而且并非带着大批兵丁,知客僧心中稍稍放心,把李瑾瑜铁飞花迎入会客室奉茶。 迎接李瑾瑜的僧人,身材矮小,容颜瘦削,神色慈和,颇有高僧模样。 不是别个,正是罗汉堂方正。 却是当初李瑾瑜评价少林众僧,对于方正、天正、大悲评价颇高,此事不算隐秘,少林自然是知晓的。 况且方正确实是高僧。 别的不说,少林各院首座,能够修成至高绝学《易筋经》的,唯有方正一个人而已,且已然修成黑级浮屠。 少林武功需要领悟佛法,这点比较存疑,毕竟只是扫地僧一人之言。 可少林至高绝学《易筋经》,那是一定要领悟佛法,堪破我相、人相,领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须知练武之人,哪个不是存了勇猛精进之心?哪个不想尽快从武功秘籍中得到好处?哪个心中没有欲念? 越是心存这些念想,越是想要修成高深武功,便越练不成易筋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