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呔!闯入者死-《龙神异界维和记》
第(3/3)页
作是念已,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异口同音前白佛言:世尊!我等不乐大乘诸菩萨行,亦不喜闻苦行音声。所以者何?一切菩萨所修行愿,皆悉不是知恩报恩,何以故?
远离父母,趣于出家,以自妻子施于所欲,头目髓脑随其愿求悉皆布施,受诸*恼,三僧祇劫具修诸度八万四千波罗蜜行,越生死流方至菩提大安乐处;不如趣向二乘道果,三生百劫修集资粮,断生死因证涅槃果,速至安乐,方名报恩。
用通俗的语言翻译出来呢就是:当时在王舍城中,有五百位知名的贤达,著名的有外德、勇猛、善法、念佛、妙智、菩提、妙辨、法眼、光明、满愿十位,和其余的四百九十位,都是有正确的见地,常常供养佛和佛的弟子众等人。他们听到佛说到大乘心地法门,并赞叹难得的值遇。同时见到佛的身体、散放金色光明,在光明中影现佛过去难行的苦修。
正在这一刻,五百贤达心中不悦,他们在想,我们不会喜欢苦修,更不愿意长久在生死中、为成就他人去忍受烦恼。于是集体起座,合掌恭敬,异口同声说:佛陀!我们不乐大菩萨成佛的因行,亦不欢喜听闻苦行者历程的经过,为什么呢?
原因是他们所发的愿,和所履行的,都是忘恩负义的事,我们不是诬捏出来说的。因为他们远离恩重的父母,不好好侍奉他们,是为不孝。将自己的妻儿,布施给与希冀占有的人,是为不义。把父母所生的头目脑髓,移殖到他人身体上,使自己痛苦*恼,是为不智。
经历三百亿年的时间,去体证八万四千究竟的真理,才永远超越生死长流,到究竟的大安乐处。那就不如佛陀的常随弟子,快速只是三次生死,最迟亦不超过一亿年,便资粮具足,断除二种执著,证取不再在天上人间受生死果报了。这样也可以算是报答佛陀教育的恩德!
原文著作中讲的是:尔时、佛告五百长者:善哉!善哉!汝等闻于赞叹大乘心生退转,发起妙义,利益安乐未来世中不知恩德一切众生。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分别演说世出世间有恩之处。
用通俗的语言翻译出来呢就是:佛对贤达们说:好啊!好啊!你们听到我赞叹一切佛在因中,利益他人的行愿,时间长远,心便转移到速成的一面,利益将来不知恩义的人们。各位!你们留心地听下去,我现在将世间、和超越世间不同的恩德说出来,你们上来所讲的,是没有完全合理的。
原文著作中讲的是:善男子!汝等所言未可正理,何以故?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用通俗的语言翻译出来呢就是:不同的恩德有四种:一、父母恩,二、人类恩,三、国家恩,四、三宝恩。我们是平等教育和承担、全人类身心健康的。
原文著作中讲的是: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
用通俗的语言翻译出来呢就是:善信的贤达,什么是父母恩呢?父亲有慈恩,母亲有悲恩。母亲悲心不使我们有小丝毫痛苦的,就算我用一亿年时间去讲,亦说不完的。现在我将少部分说出来给你们明白吧!
假如世上的人,为自己的享受福乐,去恭敬供养一百名修士、一百已经修得五种神通的仙人、一百清心寡欲善良的居士,安置他们在富丽堂皇的楼房居住,食物是世界上各地享有盛誉的名菜,穿著世上名牌时尚的服饰,居住环境、外面自然是山涧亭园,长养四时美丽的花木,室内是冬暖夏凉,精心设计的室内装置,卫生设备齐全之外,更有医疗护理服务,可以说是人间天上一样的享受。
这样维持下去,经不可以说的天文数字时间,比不上生起一念孝顺心,用少许东西供养母亲,时常这样侍奉她,和在前所说各种供养来比较,百千万分都不及供养母亲的一分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