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级定制-《造梦机器》


    第(2/3)页

    亚伯拉罕-林肯的名言。适用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香奈儿上个月在巴黎举办了高级定制服装展,有六位……”

    “七位。温图尔女士。”约翰尼微笑着纠正,“是七位模特。”

    “有七位模特,都参加了卡尔的展示。他现在对你的smm非常感兴趣,这次来参加发布会,主要是为了看看你的新鲜血液。”

    “来高级定制时装周是个聪明的选择,施瓦茨先生。”卡尔-拉格斐接过话头。他双手交叠,优雅地半掩在腹部,笑容与安娜-温图尔的一样,浅得几乎让人无法辨识——也许是因为这些时尚巨擘都太过注重外部修饰,而忽略了本我的表达,“纽约太商业化,伦敦纯粹为了噱头,米兰日渐式微,巴黎的成衣也太过匠气……只有高定周,才是高级时尚圈的盛会。你的模特素质不错,不仅是我,其他的高级定制设计师们也很欣赏她们的才华和职业素养。”

    “我从让-保罗-高缇耶和克里斯蒂安-迪奥也听到了正面的反馈。”安娜-温图尔抿抿嘴唇,附和道,“你应该坚持出现在高定的秀场上。你不会赚到很多钱,但全世界的时尚杂志编辑都会注意到你。”

    顾名思义,高级定制(haute couture)以‘量身订做’为主要卖点,它吸引的客户群,都是年收入至少一百万美元以上的成功人士。只有由服装设计师在私人工作室中量体裁衣,按照每个人的形体特点手工制作的服饰,才能被称为是高级定制时装。当然,并不是每个裁缝铺都能被称为是高级定制的,对于这个词汇,法国工业部有着严格的定义——想要成为高级定制,设计师必须在小巴黎二十区的范围内开设一间工作室,雇佣十五到二十名手工匠人,以及至少三位展示室模特。除此之外,设计师必须有能力接收每位私人客户,并以严格的手工制作程序为其生产时装。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得获得高级定制时装周的邀请,在每年的一月和七月出现在高定周的舞台上,向全世界的私人客户展示最新一季的日装与晚装。

    正是因为这种严苛的标准和极端排外的思维,使得高级定制的头衔极为珍贵,很少有品牌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会员席位。巴黎世家、朗文和伊夫-圣劳伦都曾经叱咤高定舞台,但品牌的总体营业收入却不足以支撑他们每年投入巨额资金来打造一场百分之百亏损的奢靡展会——稍微对时尚工业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奢侈品牌很少能在服装销售上赚到钱,特别是高级定制时装。从利润率上来看,时装的盈利能力并不低,去年由培生教育出版公司(prentibsp;hall)出版的时尚零售市场报告显示,百货专柜男装的平均利润为55%,而女士服装则是65%。成衣的平均价格通常是奢侈品牌产品线中最昂贵的之一,很难吸引到大量客户购买。更重要的是,成衣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每年都有至少两季新品推出,保值性也不如可以持续升值的皮包。因此,只有保证香水、手包和腰带这种成本较低而附加值较高的配饰销售额,才能让品牌持续盈利。

    所以,除了部分专注于高级定制领域的个人设计师之外,只有少数运营极为成功的大品牌才能养得起一家高级定制工作室。时至今日,法国高级定制委员会的正式成员也只有十一位,安娜-温图尔提到的让-保罗-高缇耶和克里斯蒂安-迪奥,以及卡尔-拉格斐的香奈儿,都在此列。除此之外,来自黎巴嫩的艾莉-萨博,以及来自米兰的三巨头华伦天奴、乔治-阿玛尼和范思哲,则是仅有的四位海外会员。

    无论从规模、知名度还是吸金能力上来说,展示高级定制时装的巴黎高定周都无法与成衣为主的巴黎时装周相比。但高级定制时装周的门槛更高、服装剪裁更加精细、设计感更强,从纯粹的时尚艺术角度来说,高级定制时装周的水准无疑比需要兼顾大众审美的巴黎时装周高出不少。巴黎高级时装周的主题,通常能对一个月后举行的成衣时装周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杂志业的影响更是深刻。就像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时尚杂志的核心刊物是每年的八月刊,而各家杂志八月刊的内容,以及它们启用的模特,都与巴黎的高级定制时装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之前的两年,smm都没有接触巴黎高定界。高级定制时装周能支付给职业模特的酬劳,还不到成衣时装周的三分之二,每季度发布会的总数量,日装和晚装加在一起也不超过四十场。与其分散精力做吃力不讨好的无用功,不如把全部精力放在二月和八月声势浩大的巴黎时装周上。不过,在修改发展策略之后,smm开始对高级定制产生了兴趣。而高级定制界,也对近来声势正盛的smm有些好奇。

    创始人离世后设计风格愈发‘璀璨’的范思哲挑中了金发美人坎蒂丝-斯万内普尔。约翰尼心爱的糖糖当天发布会上就像一只印加黄金娃娃,全身上下都冒着金光——高级时装周上基本不会出现夸张的配饰,但一条鎏金色的及地晚礼服,就已经足够耀目了。整件礼服都由丝绸制成,而在小腹与胸脯部分,三位手工匠人则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缝上白金色的细线,组成了抽象而立体的范思哲女妖图像。坎蒂丝也许不是高级时尚界眼中的完美女人,但在绝大部分普通人的眼中,她绝对是病态的模特圈中为数不多的eye dy。红润饱满而不下陷的脸颊,健康匀称而不瘦削羸弱的身材,来自南非农场的她,与这个东欧仙女唱主角的秀场氛围格格不入。

    “我说过她不适合高级时尚的。”杰西卡-陈这样评价坎蒂丝,“smm旗下的任何人都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只有坎蒂丝不行……她太完美,又太不完美了。天啊,这句话真奇怪。”

    “看来我们对高级时尚的定义不同,我的朋友。”约翰尼则笑着做出回应。

    “世界上观看人数最多的时装秀,在我看来就是最高级的时尚……高定周只是为她热身而已,年底维多利亚的秘密时尚秀,才是她真正的舞台。”(未完待续。。)

    ...

    ps:  这段时间都在忙自己策划的音乐会,抱歉各位……演出告一段落,终于可以歇一口气了,挤出一点点时间写了一点章节,先给各位朋友发上来,随后的内容稍后送到:)

    “下午好,温图尔女士。【无弹窗.】见到你总是让我欢欣鼓舞。”

    约翰尼俯下身子,用脸贴了贴安娜-温图尔的左颊,双手则放在对方的肩头。他的动作轻柔谨慎,甚至带着一丝虔诚,像是在与一位不怒自威的女皇施贴面礼一般。

    “下午好,施瓦茨先生。”安娜-温图尔的嘴角稍稍上翘,露出了进入发布会现场以来的第一个笑容。她把斑纹浮凸,却明显经过精心护理的手轻轻覆在约翰尼的肩头,笃定地接受后者的致意。即使已经在纽约扎根数十年,安娜-温图尔那像是一寸寸斧凿而成的精致北伦敦口音却没有一点变调的迹象。

    被遮挡住视线的温图尔并没有注意到,与她拥抱的约翰尼并不像听上去那么镇静,他正侧眼看着艾利西亚,与她无声地进行着交流。

    情况怎么样?约翰尼嘴巴一张一合,冲艾利西亚对着口型。

    约翰尼今天特意让艾利西亚专程接待前来观秀的安娜-温图尔,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心思细腻的芝加哥姑娘之外,其他人似乎⊥▼都无法承担起这个艰巨异常的任务。更重要的是,约翰尼了解艾利西亚对安娜-温图尔的崇敬,也清楚自己的助理小姐对时尚产业的一腔热忱。他想要把艾利西亚尽可能地推到聚光灯下,帮助她积累基础人脉。并最终为女孩搭起一块通往成功之路的跳板。

    如果一切进行得顺利。他希望艾利西亚能在即将正式投入运作的星光时尚管理公司内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经过两三年的锻炼。等艾利西亚完全熟悉了这个行业,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她便可以带领自己的运营团队,直接负责3.1 phillip lim或者尼尔-巴雷特的品牌管理工作。在那之后,一旦……一旦艾利西亚在外面的世界找到了更适合她的发展机会,约翰尼也绝不会将她强留在身边。

    这并不是一时兴起的想法,而是约翰尼已经思考多时的规划。这将近两年半的时间里,艾利西亚一直陪伴在约翰尼左右。不计得失地帮助他为一个又一个的潜力新星完成梦想,完全忽略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没错,约翰尼-施瓦茨个人助理的职位报酬丰厚,有着纽约城内包括投资银行分析师和律师在内,绝大多数职位都无法比拟的薪水与福利待遇。但私人助理毕竟只是私人助理,这份工作也许能让艾利西亚-本内特成为八卦小报的常客,但却无法让她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艾利西亚从来没有跟约翰尼谈过关于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事实上,每次无意间提及类似的事情,艾利西亚总会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避而不谈。

    也许艾利西亚依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也许逼迫她去做出选择是一个痛苦而又让人内心充满折磨的决定。也许约翰尼根本无法想象离开艾利西亚的生活。但约翰尼明白,如果现在不推她一把,把她推出舒适区,那么艾利西亚有可能一生都会是一个帮他人织梦的助理,沉浸在不属于自己的美好幻境中,而荒废了近在眼前的真实。

    这并不意味着约翰尼不享受艾利西亚的陪伴,不管从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还是……人格魅力上来说,这个芝加哥姑娘都是他遇到过的,最特别的那一个。事实上,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甚至愿意一辈子都和她保持这样亲密无间的关系。但正因如此,正因为约翰尼看到了真实的艾利西亚,他才无法放任自己的私欲毁掉女孩的未来。

    艾利西亚-本内特是上帝投到人世间的,为数不多的绮丽瑰宝。她需要的是一间堂皇的大博物馆,一只透明的玻璃箱,一张无垢的展示台,以及无数狂热忠实的欣赏者,让她能尽情地散发迷人的光华,成为整个世界的热门话题。而不是被锁在一个黯淡无光的小隔间里,沦为某个私人收藏家独自欣赏的孤芳。

    几乎是在一瞬间,无数不同的想法相互撕扯碰撞,呼啸着闯进约翰尼的脑海里。太多对立的情绪剑拔弩张地对峙着,让他的脑仁有些隐隐作痛,一直挂在嘴角的笑容里,也多了几分连自己也无法解析的复杂意味。

    一点儿也不好!

    艾利西亚自然无从得知约翰尼内心的挣扎,现在的她能考虑到的只有手头的工作。女孩儿轻轻蹙起眉头,右手飞快地在脖颈前划动着,像是个被抢走玩具熊的小姑娘,一副郁闷苦恼的可爱模样。为了让心中的fashion i认可自己,艾利西亚提前两周就开始做准备功课。她通过各种渠道多方问询——包括与安娜-温图尔共事过的杰西卡-陈、拍摄过vogue美国版内页的劳拉-斯通和金塔-拉皮娜,还有女魔头的三位办公室助理——试图完全掌握安娜-温图尔的性格、特点与偏好。安娜最爱的藏品是英国艺术家克拉莉斯-克里夫(claribsp;cliff)彩色陶瓷罐系列、她欣赏艾莉-萨博和奥斯卡-德拉伦塔(oscarla renta)的印花礼服、她极其厌恶journey这个词、她最喜欢的戏剧是1995年版的《天窗》(skylight)、她绝不会穿全黑的服饰,也不会允许任何穿全黑服饰的人在她眼前停留太久……艾利西亚以准备sat的认真劲儿钻研着安娜-温图尔的方方面面,期望能得体而讨巧地获得她的赏识,甚至是喜爱。

    但遗憾的是。即使是艾利西亚这样的忠实追随者。也严重低估了安娜-温图尔在时尚工业内的影响力。从伦敦到纽约。从米兰到巴黎,每一位时装模特、摄影师、设计师,对她的性情好恶都了若指掌。与安娜有过接触的各色人等中,除了亚历山大-麦昆和奥斯卡-德拉伦塔这种业已成名的时尚大鳄之外,几乎每个人都是抱着‘我得让她欣赏我,说不定她会帮助我成为时尚标杆’的心态跟安娜交谈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娜-温图尔自然不会被艾利西亚那点儿对她来说有些乏味的准备工作所打动。事实上,每个人都在她面前穿着色彩斑斓的印花礼服。小心翼翼地避开任何与journey有关的词,总是有意无意地引用《天窗》里的台词,已经让她厌烦透了。

    因此,对艾利西亚,安娜-温图尔惜字如金,连面部表情都欠奉。即使这个芝加哥女郎的形体、着装、气质与谈吐都很合她的胃口。

    “我相信你已经跟我的助理本内特小姐很熟悉了。”约翰尼心领神会地点点头。他站直身子,看看艾利西亚,又看看安娜,保持着他礼貌而不失热情的适度微笑,“非常优雅的淑女。不是吗?抱歉,我总是忍不住要炫耀我有一个多么出色的助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