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文斗之后换武斗-《凡体仙风》


    第(1/3)页

    只有真正体会过,才能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

    秦芳贵为尚书之女,九州公认的第一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这些并没有给她公平的待遇。

    自识字以来,她便逐渐展露了自己的才思敏捷,五岁能作诗,七岁能填词,十岁写出脍炙人口的《如梦令》,此文写的哀梨并剪,可谓惊才艳艳,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当今天子在阅读过她写的文章后,宣她上殿。

    金銮殿上,秦芳七步成诗,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浯溪颂》,引得文武百官侧目。

    风华正茂的秦芳亦想修身治国平天下,可华夏天子只能惋惜道:“尔一字当值千金,却错生女儿身,可惜,可叹,造化弄人啊!”

    一时间,她名声大噪,被民间戏称为“奉旨填词人,金口一张,价值千金。”

    可又有谁能明白她内心的酸楚呢?众人追捧她、亲近她,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她呢?

    诚如宫保鸡丁所说,男人更多靠征服这些女子来体现自己的成就与能力,成为自己吹嘘的资本与尊贵身份的象征,并不是真正地平等对待她们,大多只是将她们看作可有可无的附庸。

    你是天下第一才女又如何,他们仅仅想要的是第一才女臣服于自己的满足感。

    也就从那一刻起,秦芳将自己的芳心彻底封死,而此时,她的紧闭的心门被叩开了。

    从震惊中回复过来的秦芳小姐俏脸生晕,美目秋波流转,竟一时间看着王晓看呆了。

    静静地看着王晓,秦芳不由自主地想到,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男子,竟会写出这样的诗。

    初次见面,自己对于站在木兰身后的他还不以为意,而现在他竟像抚柳春风一般,叩开了自己紧闭的心门。

    诗从木兰小姐的嘴念出,并不代表就是她自己作的,不懂文墨的她也作不出来,桌案上残留的水渍说明了一切,木兰小姐只是照念罢了。

    真正作出此诗的人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目光飘渺,回忆过去,嘴角不时浮出欣慰、陶醉的笑意。

    王晓会舞文弄墨并不意外,出生于九州第一世家,碍于体质的问题,打小不能修行,在母亲的熏陶下,他可谓是饱读诗书。

    年少轻狂时,经常在天玄城卖弄风骚,博取众女眼球。

    拜师七星山之后,在大师兄李广的陪同与监督下,更是没有放弃文学上的修养。

    能写出这样的诗,还得归功于一个人,一个常年跟在他身后的“跟屁虫”。

    想起这个跟在自己屁股后面长大的“小跟班”,王晓心里就会涌出阵阵的暖意,思绪万千,最终汇成一句“薇然,我想你了!”

    在重男轻女的年代,王晓或多或少也有些轻视女子的看法,而薇然替他改变了这一切。

    每当王晓以我是男子汉大丈夫的口气去教训或者说服薇然时,薇然总会嗤之以鼻,回应道:“有什么大不了,我也可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