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当兵准备】-《明末小地主》
第(2/3)页
一通演说发表完毕,队伍减少三分之一,凑凑合合还有三百人,没办法,之前只要是青壮的都被少东家的命令给招来了,好些都是一家来了两个,少数的人家还来了三个,现在正式当兵就不能离开了,家里的地还得有人种不是,全靠家里的老人种,那是不孝!
郭大路当然也没啥意见,现在留下的那都是铁了心要跟他干的,只要把这些人训练出来,那就是一支核心的力量,忠诚度绝对没有问题,在这家天下的时代,先保家再卫国才是主流思想。而这些人的想法也很简单,家人财产都在郭村,也等于就是保卫自己家人了,再说少东家现在只收两成的租,换个地方哪找去,所以就安心的跟少东家干吧。
两天后,郭大路将新的玻璃制品搬运过来,告诉郭寿等上一批的货交易了以后再给舅老爷送过去,自己要离开一段时间,半年或者再长些日子,给府城的老爷夫人送个信去,让他们放心,家里的其他事情就由郭寿先处理一下,关于蜀王府那边的问题还得老爷继续坚持一下,先糊弄着,一定等自己回来以后再说,让老爷夫人一定要保重好身体,千万别为什么事情生气,犯不着,家丁的训练需要什么东西要尽量优先供给,另外给各家佃户说一声,家里良种的事情一定不要往外说,一旦引起别家的觊觎,郭家的麻烦就大了,现在的一切行为都要低调,闷头做事赚钱才是正经。
盘算清楚所有的事情,郭大路交待完毕,这才放心的回到主空间,等待老爸老妈的安排。
对于郭大路的事情,郭立阳两口子现在是十分的重视了,一系列的事件经过以后到现在,不敢不信郭大路所说的是真的,虽然还有一些疑问未能证实,但还是半信半疑的为郭大路尽心谋划。
两口子能想得到这批黑水公司买到的武器装备,如果真是被郭大路搬运到了明朝,那铁定是没人会使用的,在郭大路所描述的时期又是一个乱世,没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在手那是什么事都别想干的,封建社会相比是愚昧的,但是正因为愚昧所以才更加的残暴,动不动就砍人脑袋那不是说着玩的。太祖早就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虽然没指望郭大路去打天下弄个皇帝当,但是自保总应该吧。
对于武器装备的使用,刚开始郭立阳是准备让自己的保镖教一下郭大路,或者直接送郭大路到黑水公司去学习,却被胡玉琴坚决的否定了,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送郭大路去当兵,直接在部队上接受训练。
胡玉琴出身部队大院,自己本身也是现役军人的身份,所以对军队的认识比郭立阳深刻的多,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句话郭立阳也就是一听,没啥感觉。但是胡玉琴却深知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儿子现在摊上这么一件诡异的事情,如论怎么看都不可能平淡的度过一生了,未来还会有多少危机,天知道,所以干脆送到部队去锻炼,让儿子尽快的成长起来,打铁还得自身硬嘛,有了真本事也才能从容的面对任何危机。
根红苗正的胡玉琴在部队的关系和影响力还是不小的,郭立阳在这方面完全就是一个“外人”,压根就不在军队这个圈子里混,但胡玉琴是啊,虽然不可能给郭大路弄个军官什么的,但是走正常的途径去参军这一点问题都没有,更何况郭大路还挂着一个在校大学生的名头,更吃香了。
去学校办理休学参军的手续是郭立阳亲自去办的,这个面子就比较大了,虽然郭大路从未在学校露过脸,但郭董亲自出马这事儿就怠慢不得了,校长亲自接待,一干副校长也巴巴的跑来作陪,天知道啥时候就求着人家了,混个脸熟总没错的。久泰集团的待遇高,每年的定向就业指标可让各位校长影响力大涨,就冲这一点那就必须要高标准的办理这件事情了。
再说,国家对在校大学生参军的政策在那摆着的,合情合理一点毛病没有,都扯不到走后门之类的,这事儿就按照相关规定顺利办理完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