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小岩突破-《万界挂神》
第(2/3)页
孙悟空收敛起自己的嬉笑之心,合掌躬身,然后面向诸佛如来:
“我师傅之所以叫我悟空,就是希望我能够像他一样做到自空,这才是他老人家叫我悟空的真正含义。如果我当时做到了,就不会惹他老人家不高兴,把我逐出师门了。因为如果我真的可以做到自空,就不会去大闹天宫了,也就不会有了后来的种种。说不定师傅还能再传我些高深的通天神通。”
“俺老孙虽然那个时候年轻行事鲁莽,但我的心中却有义,俺老孙崇尚公平正义,对于那些奸邪之徒有着与生俱来的厌恶,天地法则又如何?优胜劣汰又怎样?只要老孙看着不顺眼,即便是天王老子也不能扭曲我的意志,所以即便俺老孙杀戮无数我依旧能够成佛成圣。”
“因为俺老孙专管不平事,惩治奸邪之辈,因为俺老孙不喜欢乌烟瘴气的世界,我也坚信这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都不愿意看到的世界。你们不便做的事,你们不能做的事老孙可以。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必要啊。”
诸佛纷纷点头:“斗战胜佛大善”。在座的都是大圣贤,经过如来开示,在经过孙悟空细说,便可知其中精要了。
小岩的心态更适合修炼,因为他的内心深处不存在烦恼,忧愁等负面情绪,他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敢爱敢恨,别人对他的好,他会记得一辈子,别人对他都不好或许只有他见到那个人的时候才会想起来。
孙悟空则更具人性,他有着自己的是非观,追求公平,追求正义,敢于斗争的英雄情怀。他的负面情绪,并没有那么容易放下。
如来之所以说,孙悟空是大空 ,就是因为他那与生俱来的英雄主义情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斗战胜佛,在大是大非面前,可以做到无私。
小岩虽然也有一颗正义的心,但是他不能像孙悟空那样,感同身受。更不会为别的事,危及到自己,除非他们之间有着实实在在的关系。所以也就只是小空,但对自己更有益处。小岩心中非常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苛求不迷惘。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我也不强求。
孙悟空,心中无我,他心中有的是对这天地,最直观最真实的感悟,以及各种情绪。
这也就是自空和心空的区别了,自空和心空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小岩要比孙悟空年轻的多,但是这在如来佛祖眼中并不如何看重,实践的意义,对他们这些早已超凡入圣的圣人来说只有因果。
他们所探讨和研究的就是从因到果之间的这个过程,旁观者与当局者的思想波动,情绪变化。从而从中获得大智慧,这也就是佛陀轮回的意义所在。
同时也是如来佛祖,为什么那么纵容小岩的原因所在了,因为他只是一个刚刚开始的孩子,以后他要经历的还有很多很多,有些东西不需要刻意去约束,他慢慢就会懂,更何况他身边还有一个龙岩雪峰。他们兄弟俩彼此是对方最好的老师,只是他们都还年轻,脚下的路才刚刚开始。
“悟空,既然你已经明白了,那么你就和六耳猕猴,通臂猿猴,赤尻马猴,一起作为他的元素之灵,与他一同修行吧,这也是对你们的一次历练。切记除非万不得已,生死攸关之际不可显露真身。”
“迫不得已?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孙悟空第一个反应过来,觉得其中有些不对,有什么事能让他们都感到迫不得已的。
如来佛祖却不在这个话题上纠结,继续道:
“待功德圆满之后,你等回来讲经说法,我会根据你们的所得加升你们的果位。”
三道流光出现在孙悟空的身后,分别是六耳猕猴,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六耳猕猴似乎有什么事要和孙悟空说,和他窃窃私语了一番之后,孙悟空飘身上前。
“佛祖啊,那什么时候才算是功德圆满呢?当初我陪师傅西天取经,本来以为最多3到5年的时间,可是不曾想,一晃眼就是14年。老孙觉得自己做斗战胜佛就挺好。”
“你这泼猴有什么条件就说吧,我太了解你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