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 制造肥皂-《大唐农学院》
第(3/3)页
“厉大人,清河县到底买卖出去多少田地?”
“五万七千六百三十亩。这是书吏们这两天的统计出来的账册,请大人过目。”
厉宏才拿出刚才要递给李胜的田亩数统计账册,李胜接了过来,翻到了最后看了一眼,确实是五万多亩。比他下乡调研时多出了一倍有余,这让李胜很是惊讶。看来他的这次清查是对的,要不然再过几年,土地兼并的问题会更严重。
李胜粗略的估计了一下,要是将这些田地折算成金钱,按照当时的交易的价格,这五万多亩田地,要十万多贯才行。这是没有一家能够吃的下,再说了谁愿意拿十万贯去买一个肥皂的配方啊!
“厉大人,所费金钱太多,没有一家能负担的起。就算几家联手,也没有人会同意这个法子。”李胜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厉宏才的办法算是否定了。
“李县令,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李胜想了一下,还是想将联合经营的办法说来,于是说道:“我之前确实想过一个办法,只是我不敢确定能不能用。”
厉宏才说道:“李县令,能不能用先说来听听。”
李胜一想也是,本来办法就是拿来商议的,自己倒是着了相了。一直以为有年代隔阂,古人也许比现代人更能接受新鲜事物,也说不定。
“我想的是成立一个制作作坊,由多方出钱建造,按照出资多少分红利。不知可不可行?”
厉宏才思索了一会,才开口说:“我看够呛,他们骨子里都是相互猜忌的,谁都不会对谁放心的。”
李胜算是犯愁了,这个联合股份经营的理念,看来对古人不管用。他们对于合作经营,应该有抵制心里。
“让我给他们一家一个赚钱的买卖,我是办不到的。就算我能办到,我也不能做这样的事情,这样对于咱们大唐没有好处,会对市场产生冲击的。”
厉宏才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他们虽然是世家乡绅,但是大唐所有的商贾,基本上都出自他们,要是他们把持了天下的经济命脉,那是要出大事的。”
李胜一咬牙,说道:“看来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厉宏才说道:“李县令,还有什么办法?”
“建造生产区,成立交易所,实行多方管制。”
厉宏才不知道李胜说的什么意思,问道:“李县令,你能不能说的清楚一些。”
“我现在还不能说,我还没有具体的章程。这个事情太大,牵涉的方面太广,说不定会引起朝纲震荡。我要先向陛下上奏疏,才能定下来。此事只能容后再议了。”
厉宏才看李胜说的那么大,也不敢再多问了,说道:“那么你怎么跟他们交代?”
李胜笑了笑,说:“这还不好办,先将咱们商议的两个办法抛出去,先拖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