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25章 无心插柳-《榻上欢:养妃为患》


    第(3/3)页

    读书一定要精,只有精才能找到自己专的方向。但反过来,书籍浩如烟海,不选择读也是不可能的,也要在博览的基础上选择。

    有的兄台说读书要“博”,有的兄台则说读书要“精”。其实都不矛盾,正是验证了“学贵博”,“知贵精”。仔细想想这世上诸多事情本就是对立统一,却又相辅相成的。

    景远认为,先生之所以让我们如此论证,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记住这其中相得益彰的关连。以上只是景远拙见,还请先生不要见笑!”

    “好!好!好!”

    夏渊一连说出三个好字,看向叶婉若的眸光中满是欣赏。

    叶婉若本不想争强好胜,对此夏渊提出来的问题,也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依理解的随意说辞。

    只是先不说叶婉若的说法是否深得夏渊的心,只是对那发难公子的大度,也是令其他们学者们都不禁暗自夸赞着叶婉若的胸怀。

    听到夏渊的赞扬,台下的一众学者们都跟着毫不吝啬的点头,小声议论着!

    “以小友学富五车、卓尔不群的才华未来在朝廷内做个文官,定当出类拔萃,为当今皇上的重用。老朽倒是可以为小友引见,让小友去参加今年的科举考试,不知小友意下如何?”

    夏渊好意,叶婉若备受感动。

    但这建议,叶婉若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同意的,景远的身份永远都只是叶婉若的希望而已,并不能示于人前。

    虽然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但自古以来女子不得干政也并不是特例。

    如果今天不慎重,迟早必定招来杀身之祸。

    何况自己这样特殊的身份,哪怕不参加科举,不进宫谋职,也是享不完的荣华富贵,何须再去以身犯险?

    思及于此,叶婉若连忙惶恐的躬身说道:

    “感念先生的好意,但景远志不在此,还请先生海涵!”

    听到叶婉若的回答,夏渊只是惋惜的叹了口气,捧起左手边的那方“石眼”纹端砚,缓步走到叶婉若面前:

    “正所谓人各有志,小友既如此通透,老朽也不再多言。今日小友的学识足以惊艳全场,这一方砚台理应赠于景远小友,希望来日有缘再与小友相聚。”

    双手接过夏渊手中的砚台,眼中尽现掩饰不住的喜爱,微微颔首:

    “多谢先生,景远自当小心保存、珍惜备至!”

    直到以文会友的活动结束,叶婉若依旧爱不释手的捧着手中的砚台不肯松手。

    夏渊老宅内,学者们都已散去。在书桌内,此时夏渊坐在上方,而盛权则站在一边,眼中尽现恭敬的神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