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三十九章-《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1/3)页
    客厅里,宋铮和冯晓刚围绕着《余震》这部的争论,随着整部电影的框架逐渐成型,两个人的情绪也渐渐平复了下来。
    最开始,冯晓刚是非常不愿意去触碰这样一个题材的,尤其是文山地震才过去没多久,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有些历史事件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去碰的。通常需要多年的沉淀和十足的准备之后,一个电影人才能有把握去触碰这些名族的伤疤,否则不仅是对买票的观众不负责,就算是不买票不观看的人而言也是不负责的。
    冯晓刚并没有这么大的把握,他担心拍出来的作品,不但不能让人的心灵感到慰籍,救赎,反而在人的伤口上洒一把盐。
    可最终冯晓刚还是被宋铮给说服了,准确来说,他是被这个故事给打动了,宋铮今天是有备而来,既然是来灭火的,自然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余罪》这部的电影改编权,早就被他给拿下了,为的就是今天。
    徐凡又偷偷的出来看了一次,见两个人终于不再像斗鸡一样,终于松了口气。
    “这样多好,哥俩儿有什么事商量着来呗,非要吵吵,让人听见了,也不怕笑话!”
    冯晓刚没搭言,拿起酒瓶晃了晃,道:“没有了,再去拿一瓶过来。”
    宋铮也跟着说道:“嫂子!家里有果仁儿吗?来点儿!”
    徐凡无奈的笑了:“行!我这就拿去!等着啊!”
    徐凡刚出去,冯晓刚和宋铮又围绕着一个问题争论了起来,争论的焦点就是对《余罪》这部内容的取舍。
    对于这类电影,最重要的正是对内容的取舍,毕竟两个小时,说不完一本书的故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比较现实的做法。
    冯晓刚觉得,故事中的两个幸存的孩子方登和方达,他们的童年、青春期、青年和中年不应该一笔带过,否则的话直接奔着煽情去,然后请观众们哭,效果是达到了,但观众哭得不畅快。
    冯晓刚这种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对于一个完整的股市而言,情节越是走马灯,对每一个镜头把握的要求就越高,一个不合理的镜头,便会坏了“一锅好粥”。
    可宋铮却不同意,在他看来,关于方登和方达两个人物的成长过程,完全没有必要多加笔墨,整部戏的矛盾点应该主要集中在母女相认上面,别的地方说的太多,反而会让整部电影失去了灵魂,变得杂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