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百一十三章 大宅门1912-《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2/3)页

    还有张欣奕,宋铮不知道她是不是王智飞带进来的,模样很漂亮,可就是对人物的把握全崩,愣是把一个有胆有识的女侠客、反封建,反迷信的女强人,给演成了《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

    前世,整部戏最大的争议也正是来自于这个全新的女主角,在之前的《大宅门》故事中,所有的女性角色都离不开规矩,礼数,就算是嫁给照片的白玉婷,都有着传统的影子。

    唯独路青青,完全是新时代的人物,气场、性格、行为方式、思维习惯,都和大宅门里的人物格格不入,她会勾着已婚的七爷的脖子撒娇卖萌,和他出生入死,也会因为一夫一妻的观念而死都不入大宅门。

    她可以骂二奶奶“老巫婆”,也会让七爷获得新生机。

    郭老爷子认为,路青青是一股清新之风,为的是吹走大宅门的腐朽之气。

    但是,更多的观众还是觉得张欣奕饰演的路青青有些烦人,从角色上说,路青青是唯一让七爷陷入爱情战争的女人,而且她的小姑娘行为,对七爷的英雄气是一种削弱,在很多的矛盾中,充当着要么插科打诨可有可无、要么把事情变得更坏的角色。

    从演员上说,张欣奕的表演略显过火,甚至有点儿闹腾,和整部剧的格局调性都不太契合,刚开始看,还算新鲜,多看一些时候,就会好感度骤降。

    不知道原版中的张欣奕是怎么理解郭老爷子对于这个角色的定义,只是在张欣奕的演绎下,路青青简直成了比小燕子还活宝的二愣子。

    但事实上,宋铮在看过《大宅门1912》的剧本之后,分析了老爷子的初衷,感觉绝对不是这样的,路青青应该是像黄蓉那样子有点儿古灵精怪的女子,外表有点儿骄横,但内心善良,且有自己的主见。

    她敬佩像七爷这样有个性的男人,但绝不是一开始就爱上他,至少不像原版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一秒爱上的感觉。

    别忘了,路青青是一个见过世面的女子,对优秀男子有足够的免疫力,并且她也知道七爷有两房太太。

    在女权主义的想法下,她可能在开始的时候,认为七爷不过是喜欢处处留情的有钱男人,想捉弄下他而已。

    譬如在玉米地撒尿和让七爷买吃的等情节,不过是出于顽皮的心态,想挑战下七爷的耐心,同时也想证明下自己的魅力,绝不是像张欣奕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任性的娇小姐。

    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路青青渐渐感受到七爷的人格魅力,发现他是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男人,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他。

    并且,后来当她意识到自己真正爱上了这个男人的时候,她对杨九红,以及自己的信仰,是有负罪感的。

    路青青最后的死,也应该是犹如卡门一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爱情最高的追求,这应该才是路青青的心路历程,也更符合路青青的个性,这一点,张艺馨完全没有表现出来,全程一副死不要脸“小三儿”的姿态,只用撒娇卖萌来勾引七爷,这就是为什么张欣奕所诠释的路青青这么不招人待见的原因。

    路青青应该是个很有内涵的女子,还有一点可以证明,剧中二奶奶就相当喜欢路青青,二奶奶一生传奇,什么人没见过,如果路青青真的只会扯着嗓门装豪爽,二奶奶不会对她如此欣赏,不会对她这么待见,这就说明她能够看出路青青绝对是个有思想,并且常人很难驾驭的女子,最重要的是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综上所述,演员对角色解读的失败,无疑会给角色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张欣奕之于路青青,就好比天后前夫之于郭靖,是选角严重的失误。

    不客气的说,何青,王智飞,张欣奕,就是这三位,活活毁掉了这部戏。

    对此,宋铮上辈子也只能惋惜,郭老爷子选错人了。

    演员不对路,接下来再说说剧情,郭老爷子的设定没问题,看得出来,老爷子想要展现出来的东西非常多,但是,其中有些部分,老爷子真心不擅长。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的《大宅门》创造了收视口碑双赢,造就了年代剧的经典,《大宅门1912》作为“宅门系列”第三部,却在网上引发剧迷们的争议,甚至有些观众觉得《大宅门1912》实在是有辱《大宅门》之名。

    尽管《大宅门1912》很难得地保留主要演员陈保国、斯勤高娃、刘佩奇,再加上郭老爷子“忠心护驾”,但因为前两部已经演到了大结局,《大宅门1912》只能选取1912年辛亥革命后的这个时间截面插叙,就容易和前部出现许多出入。

    比如,之前的剧情,杨九红明明是在去济南的火车上小产,可这一部里,竟然大着肚子并生下孩子。

    诸如此类的漏洞,在整部戏里层出不穷。

    此外,如果说前两部《大宅门》拍出了浓厚的文化底蕴,那么这部《大宅门1912》似乎更偏向市场,不少剧迷表示这部“新宅门”的演员搭配和剧情设置有点儿“一锅乱炖”。

    新面孔是不少,就是看得人有点儿乱,七爷和路青青的感情纯属胡搞,贫嘴逗乐的台词充满整个剧情,故事内涵就显得很弱。

    片中各种包袱,很像爆米花电影,为了逗乐而逗乐,缺少深度,原本《大宅门》的幽默感是哪来的?

    是对白、是京味、是讽刺手法,比如第一部里在济南,陈保国和姜纹的那场戏,通过五分钟的对话,将一个贪官展现得淋漓尽致。

    新剧里有些桥段,纯粹是通过装傻充愣作为笑点,给人的感觉太肤浅了。

    不得不说,即便是郭老爷子也无可奈何的对着市场低头了,《大宅门》第一部是经典毫无疑问,第二部其实就没那么好了,而第三部无论从收视,还是口碑上,都没能跳出“续集魔咒”的圈子。

    对于这部剧的市场化趋势,宋铮也只能表示,该剧有点儿像“一盘怪味豆腐”,前两部是正剧无疑,但这一部更像是成了轻喜剧,曾掀起“狼性男人”风潮的活土匪白七爷,个性色彩丧失不少,被张欣奕带着谈情说爱,掺着一群笑星贫嘴抖包袱。

    当然,这种风格的形成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定位,现在的电视剧市场,收视率就是一把刀,郭老爷子可能也是为了接近年轻人的口味才这样设定。

    对于郭老爷子的无奈,宋铮最初在他家里看《大宅门1912》初稿的时候,就能感觉得到,郭老爷子对《大宅门》的感情,他更是能深刻的体会到。

    最初,郭老爷子是准备借着第一部继续往下拍的,可是有太多的问题,是不能设计到的,比如那场浩劫,比如那场浩劫当中将会发生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