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有蹊跷-《凤涅殃》


    第(2/3)页

    “皇上到——”太监通传声起。

    众臣齐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圣上端坐皇位,“有事奏。”

    兵部尚书率先出列,“启禀圣上,西北军传来捷报……”

    朝堂事多,有喜有忧,可大可小,圣上专心公事,或当即传令,或押后再议,皆也处理得井然有序。

    渐渐无人启奏,圣上忽邀皮照民上前,问:“爱卿日前提案,安民生,而振经济,兴国教,而后定国法,国家之兴起,天下之统一,一从一不可乱,方能十年大成。我看后觉这提案可纳,命爱卿再表细议,爱卿可已列细表?”

    皮照民忙应声至前,细道:“首安民生,以农为本,平贫富,济饿民,严防饥荒,无人饿肚子,有闲财,更欲纳财,从经商,需向学……”

    皮照民暂细表三项。如今圣鄌太平,无处饥荒,但不可不防,早以农为本,还需加大力度。无田的贫农数多,闲置的土地数广,不惜国库,可扩土贫瘠之地,赐田产,叫人人都有活干,而收获多归佃农,赋税需减免,更严查中饱私囊。此举还可疏城挤,鼓青壮多返乡。只一年,定能改善平民生活。

    无人饿肚子,家中有了闲钱,随之振奋。有头脑经商的,该鼓励多从商;有头脑念书的,国中四处该多设学堂。商人多富足,商税可做提高。一来平均国库对农业投入,二来有赋闲可投入国教。贫农多目不识丁,书本笔墨费用之高,叫人望而止步。若国家所设学堂不收学费,对贫苦学生还济以笔墨书本粮米油盐,叫之学习时无忧吃食。不难想更多家庭愿送子女皆入学堂。

    此言叫多人诧异。皮照民道:“男人是天,却不可低估女儿家学习用处。”

    皮照民特举了梅红堂和自家女儿皮洛秋和皮二月为例。道家中两女儿有幸受梁薛氏教导,女儿之身也不差男儿。皮二月虽早告病退学,粗浅圣贤已受教,学问足够用于经商,经商而有道。如今缬彩坊名满京城,日进斗金。

    “我这女儿赚得比我都多,也是惭愧,惭愧。”皮照民一说这话,满堂皆笑。

    不过无人嘲笑皮照民不比自家女儿皮二月赚钱少,赞皮二月小小年纪当真经商有道,还是佩服的人多。

    皮照民又道:“今我进言,多受女儿启发。女儿虽挣钱多,仍保有初心,不叫金钱蒙蔽了善心,时接济贫苦。有一子名何书桓,母子寻人来京,后走投无路,幸得二月收留,并将何书桓召至门下,济以向学,盼他日后能替女儿报效朝廷。”

    皮二月自幼天才,曾多有人惋叹她非男儿身,不然可当大用。闻皮照民此言,更觉二月有心,女儿身无法报效朝廷,仍一心为国为民,凭己之力,为朝廷培养贤才。

    皮照民又道:“女儿洛秋尽受梅红堂教导,学成归家,堪当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兼备,照民斗胆自诩,女儿该当贤内助,可为将来夫君分忧解劳,谁娶了她可谓福气。”

    “哈哈!”圣上忽然大笑,道,“如此说来,这媳妇我可要定了。”说着,圣上瞧了华公公一眼。

    华公公步至殿中,高呼:“传圣旨——”

    “奉天承运,皇上诏曰:紫微舍人府下长女皮洛秋,自梅红堂学成,获梁薛氏赞,堪为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典范,宣亲王见之欢喜,请旨赐婚,得皇恩准,赐皮洛秋为宣亲王侧妃。”

    “谢……”皮照民正欲叩首谢恩领旨,不想那圣旨还未念完。

    “另,紫微舍人府下嫡二女皮二月,自幼天才,经商有道,街传其人美心善,活菩萨在世,民心所向,与宣亲王合作缬彩坊,日久生情,堪当贤良。赐婚皮二月为宣亲王正妃。愿二女效仿娥皇女英,共同侍奉宣亲王琴瑟和睦。钦此。”

    “臣,皮照民……”皮照民叩首恍惚,好半天才道,“领旨,谢主隆恩。”

    退出朝堂后,众人立即包围了皮照民,纷纷恭贺。皮照民心中虽还诧异,但被众人道贺声辞哄得眉开眼笑,欣喜之情很快淹没了心中疑问担忧。

    不远处,梁凨璿叫住梁允。兄弟二人对视一眼,梁允春风满面,梁凨璿一时却无话。

    “皇兄有事请讲。”梁允笑着催促道。

    梁凨璿皱眉问道:“二月可知你请旨赐婚?”

    梁允心下一虚,笑容有些僵,但硬着头皮答道:“自是知晓。”

    “二月知你同时请旨赐婚于你和她与皮洛秋姊妹二人,竟是答应?”梁凨璿越发质问。

    梁允的笑容终于端不住了,皱眉反问:“皇兄此言蹊跷,婚约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已先请皮舍人准许,又得父皇恩准,皇兄怎知二月不愿答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