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生变故-《凤涅殃》


    第(2/3)页

    高宗帝不对梁允做出承诺,命方忠信带着梁允退下,之后再与众位大臣继续商议。众大臣还不敢随便出言,先仔细观察着高宗帝态度。

    然而,高宗帝的脸色是会叫他们轻易看出来的?

    末了,由众位大臣提议,高宗帝从他们提出的空缺中挑出了一个不高不低的职务安排给了皮照民,为正四品紫微舍人。

    众大臣仍是哗然。要知紫微舍人虽然品级不算高,但可是居于权力中枢,是皇帝的亲近属官,负责起草诏旨诰令,参决百官奏表,权势极重。在时下的圣鄌,紫微舍人是天下文人士子无不企慕的显要之职,号称“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诸官莫比焉”。

    由此可见,梁允可以说是高宗帝最重视的皇子,有他出面撑腰皮照民,高宗帝当真是对皮照民另眼相待。说不定日后……

    众大臣不禁看了一眼在场的内史令——杨瑜,杨大人。先朝正是因为杨瑜父亲——杨忠为中书令,为忠避讳,改中书令为内史令,中书省为内史省,或称紫微省。

    杨氏一家深受梁氏帝族信任爱戴,地位在朝中本已无可动摇。要知,当今四妃之首的杨贵妃便是杨瑜亲妹,颇得高宗帝偏宠,若不是膝下无子,怕是会动摇皇后地位。然,正是因为其膝下无子都能得封贵妃,更不可叫人小觑。

    有幸得见过杨贵妃的,都惊叹于其美貌,“一骑红尘妃子笑,谁人都知荔枝来。”杨贵妃喜食荔枝,高宗帝便是命人每天清晨送上当日最新鲜的荔枝到杨贵妃宫中。个中辛苦,只有负责押送荔枝的专员知晓。但只要杨贵妃吃着荔枝一笑,叫人见了都觉那辛苦很是值得。何况,杨贵妃笑了,圣上若是在场也会跟着笑,龙心大悦,常常奖赏荔枝专员。

    先头六部尚书也都提出各部高低空缺,没想到杨瑜居然也提出内史省紫微舍人空缺。偏偏同样是四品朝员,有两部也提出了四品侍郎空缺,皮照民被内史省夺走,这两部尚书无话可说。其余四部也是说不得提出异议。

    幸而,高宗帝周全,三甲位居第三的探花皮照民得职紫微舍人,那第一位状元和第二位榜眼自不能任职低于四品,便是分封为吏部侍郎和礼部侍郎。高宗帝此举更堵住了悠悠众人之口。

    就此,三甲之位官职选定,众人再议其他。不过无论是高宗帝,还是众位大臣,大家的心思可都不太关注了。无疑,日后皇榜下诏,探花皮照民的风头定要盖过了金科状元郎。

    此事,有人欢喜有人愁。

    三月后,秋。

    曲广袤也如约参考武科会试。然而,曲广袤却不如皮照民幸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