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幸运的蓝玉-《史上最稳太子爷》
            
            
            
                
    第(1/3)页
    五月,老朱到了汴梁之后,当即大会诸将,重新检讨战局和调整下一步的战略。
    此时,北伐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中原,横扫各地,各地的告急的文书,和雪花似的飘向了大都,可此时的元军,正忙于内讧。
    尤其是这样的内讧还不小,杀声势震天动地,政局反复和军权转移,交会错综,纠缠不清。
    扩廓帖木儿首先被元顺帝解除了兵权,无奈只能退兵泽州,其部下关保选择投靠了元廷,元顺帝又因此认为扩廓帖木儿势单力薄,忙诏令李思齐等人出关作战,合军一起围攻扩廓帖木儿。
    这样的形势也彻底惹恼了扩廓帖木儿,当即带着自己所有兵马,占据太原,将元廷所有官吏尽数杀尽。
    元顺帝见状,也急了,诏令元廷各处兵马一同围攻扩廓帖木儿。
    双方打的不亦乐乎的时候,老朱的军队就在这时,攻下了山东,拿下了汴梁,渐渐对大都形成了三面包夹的态势。
    元顺帝也感受到了威胁,旋即将所有过错都推到了太子身上,恢复了扩廓帖木儿的官爵,令他和李思齐一道南征。
    两人此时才幡然醒悟,准备调集军队,可是太晚了!
    北伐军已经对大都形成合围之势,岂会轻易的被瓦解?
    尤其是老朱就在汴梁督战,对整个形势洞若观火,实时传讯给徐达,与徐达进行沟通。
    仗打到这个地步,只要彻底攻下大都,这元廷才算是被灭了。
    否则,一切都是扯淡。
    在汴梁老朱除了坐镇在这里,观察全局的局势之外,应天那里,他同样没有放松。
    他令毛骧每日都要写一篇奏章,有关于南京城中发生事情的汇报。
    对于京师发生的事情,老朱了解的虽然滞后了一些,但同样是洞若观火。
    朱标让吴祯将整个秦淮河畔都给包圆的事情他也知道了,也是慨叹一声朱标的胆子是真大。
    不过从毛骧的奏章里,老朱也发现了,朱标处置这件事粗中有细。
    那些达官显贵,刚开始还惶恐了几日,还到处想门路,托关系,可后来发现朱标既没有处罚他们,也没有把他们抓起来,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就彻底的淡定了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