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计策奏效-《大晟长公主》
第(2/3)页
不一会儿,内廷司按照圣人李景的旨意,派出各路传旨太监前往京都各坊。
...........
元成四十四年,腊月初二,亥时六刻(晚上十点半)
东市,安兴坊内。
夜色渐深,寒气渐渐有了逼人之势。
普通百姓早早关了房门,钻进了唯一保暖的被子。
可东市却有一处达官显贵聚集的热闹之地,这便是芙蓉楼。
芙蓉楼有二绝,一绝是艺伎的才艺,第二绝便是芙蓉楼的酒菜。
由于十二时辰都开着,于是芙蓉楼便有了“不夜楼”的称呼。
芙蓉楼离皇宫大内只隔了一条街,周围坊市皆是达官贵人所在,故芙蓉楼也是个打探消息的好地方。
芙蓉楼二楼的暖阁窗边,纱窗并未紧闭,微微漏了一个缝隙。
窗边站着个小厮通过缝隙盯着窗外的动静,此时窗外只有几个刚从芙蓉楼里出来的富贵之人在街上行走。
突然,刚刚借着酒劲在路上大摇大摆走着的几个富贵之人收敛了身形,低着头退到了两旁,然后安静地站着。
这时从夜色尽头缓慢走出一行人,中间一乘暖轿,两边金甲卫士护卫左右。
金甲卫士眼神只是木然地盯着前方,对于退到两旁之人丝毫不在意。
这一行人从芙蓉楼前的大街由南向北而去。
不一会儿,陆陆续续有相同的队伍从芙蓉楼前经过。
在芙蓉楼二楼窗边紧盯着外面的小厮看见一行行这般模样的队伍过去后,便关上了纱窗,随后朝暖阁里面走去。
暖阁内摆了一个圆桌,圆桌东西两边放着两扇屏风,屏风上绣着傲雪梅花。
圆桌东面坐着一位年轻公子,身着素色棉袍。
这位公子眼神迷离,眼角好像泛着泪光,此人正是在安正街带走李淑婉之人。
圆桌西面坐着一位风情万种,柳眉桃目的女子正在抚琴,弹奏的曲子也似哀婉悠长。
刚才在窗边的小厮走进前来向年轻公子躬身施了一礼。
“阁主,宫里出去传旨的小太监都陆陆续续回宫了,您的计策奏效了。”
“那就好,你先下去吧。”
年轻公子听到小厮报来的消息,似乎心中惆怅之情并未消减,有气无力地应答着小厮。
“是,公子。”
小厮按着年轻公子的吩咐退出了暖阁。
待小厮出去后,女子停止了抚琴。
女子眼泪终于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带着埋怨的口吻说出话来。
“终究还是走了这一步,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我又何尝不想另行他法,可慕白兄他时日无多,等不起了。
况且慕白兄执意如此,我又能怎样?”
年轻公子无奈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