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新春结束,开印礼一过,小皇帝又不得不每日爬起来上朝。 温梨为了防止他再次将小壮墩抱到朝上去。 过完年后,也没让奶嬷嬷带孩子回寿春宫。 反正现在她一个人,加上太皇太后每日都要处理朝政,很是辛苦。 所以她就让嬷嬷带着儿子一直住在她的偏殿里。 温梨每日除了画自己的大作,偶尔出去看一下店铺,顺便把画好的画册带过去给陶栖。 其余时间就是教养壮儿子,时不时下厨,亲自做几道美食去寿春宫,孝敬一下太皇太后。 日子若是一直这么安逸顺遂,也是很不错的。 可惜天不遂人愿,今日早朝刚散,太皇太后还没迈下台阶,人就晕倒了。 吓得一旁伺候的宫女太监魂飞魄散,百官一阵慌乱。 温梨得到消息,匆匆赶到寿春宫。 太医院的几位圣手都在。 徐姑姑看到她过来,急忙与她见礼。 “见过王后。” “母后怎么样?” 徐姑姑望一眼床上紧闭双目的太皇太后,与她回道: “太医还在把脉。” “怎么会突然晕倒的?”温梨忧心问她。 徐姑姑叹口气,“最近刚开朝,事情太多,好几件大事太耗费心神。” “娘娘连着好几晚都熬到子时才浅眠上榻,入睡没多久就又要起身准备早朝。” 温梨听得眉毛拧到一起。 这是过度劳累了。 大致了解了情况,她抬脚继续往内侧走。 两位太医刚把完脉,等她走到床边,这才与她禀道: “娘娘这是操劳过度,加上上了年岁,乍暖还寒,半夜一抽冷,一不小心染了些风寒。” “体内遭了寒气入体,加上未能好好休养,这一过度思虑,就爆发出来了。” “下官给娘娘下几针,再开些药,连服五日,好生歇几日,就能恢复。” “就是这次虽能调养过来,但是姑姑还是要时刻提醒娘娘,万不可再这般熬心费力。” 徐姑姑勉强应道:“奴婢日日劝,时时提,可娘娘听不进去呀。” “王上不在,咱们的小陛下又无法担起重任,这里里外外,全靠娘娘一人撑着。” “她哪能歇得下这口气,一直强撑着罢了。” “这不,外头几位大人还眼巴巴等着呢。” 陈太医摸着胡须摇头,“娘娘这几年为国日夜操劳,加上年轻时在冷宫落下的病根……” “姑姑还是尽量劝着为好,至少得让娘娘躺床上休养半个月。” “不然再这么熬下去,身体会熬垮的。” “是,奴婢记下了,会尽力规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