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回天后。”裴绍卿恭声道,“此物名曰,线装书。” “线装书?”武则天看了看装订的麻线,颔首道,“倒也贴切。” 站在旁边的刘祎之、元万顷等人也是十分的好奇,此物竟也是书? 可是,书籍自古以来不都是卷册状的吗?哪有这样装订起来的书籍? 武则天随手将线装书递给身边的刘祎之,说道:“诸位爱卿也看看吧。” 元万顷、杜审言等人便立刻围到刘祎之的身边,争相目睹这本线装书。 只是看还不够,众人又先后传阅了一遍,然后一个个在那里啧啧称奇。 “啧啧,书籍竟然还可以装订成这样子?” “翻阅起来实在是方便至极。” “收藏也是很方便。” “是啊,占用的空间可是比卷轴小多了。” “要是改成线装书,秘阁能收藏书籍百万册!” “天才,这真是天才的创意,裴司丞功在千秋啊!” 四个翰林学士外加四个弘文馆直学士聚集在一起,先把线装书一顿夸,紧接着就夸到裴绍卿的头上,而且很诚恳的样子。 裴绍卿伸手一指高凌松他们还举着的卷轴,说道:“启禀天后,何不将此卷轴改为线装书发行天下?如此当可以极大的节约国库用度。” 武则天闻言顿时间神情一动,倒是个不错的建议。 武承嗣却眉头一蹙,反驳道:“不可,文曲星君所献之318首祥瑞诗何等重要,非黄绫卷轴不足以彰显其庄重。” “此言差矣。”裴绍卿摇头道,“文曲星君所献之祥瑞诗,重内容,而不重形式,天下士绅百姓也只会传颂诗文及天后的教化之功,而不会在意朝廷是以黄绫卷轴颁行天下,还是以线装书发行天下。” “还是不行。”武承嗣急声道,“线装书用的是纸,非常容易破损。” “此事简单。”裴绍卿笑着说,“线装书造价低廉,多多发行便是,若五册不够,每地发行五十册够不够?” 说到这一顿,裴绍卿又对武则天说道:“正因为线装书之造价低廉,所以才更利于此祥瑞的大规模传播,若一县只分得五幅卷轴,要多久才能传遍全县的士子?而若是有五十册线装书,其传播速度便十倍于卷轴,且很有可能传播至乡野最为闭塞之处。” 武则天便有些意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