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就着这间私人会议室现成的场地,陈一凡麻溜通过投影展示了自己的构想。 李成和庄辉从旁进行了一些具体情节的构想补充。 就这么简单直接的展开了另类的‘剧本研讨会’。 也不对…… 应该叫,徐年个人主观版剧本评阅会议。 不管是陈一凡,还是李成和庄辉,他们这所有的卖力都只为一件事情—— 获得徐老爷的认同。 然后启动拍摄。 没别的,徐年最初明确的观点大家都很认同,这是一部应该有点野心的电影。 一旦上映,目标就是打破无间道创造的历史。 就算最终失败,至少要有这样的勇气、信心以及决心,和执行力度! 尽管都知道很难打破这种记录。 但也不能糊弄。 反映到现实作风,就是……李成他们几个都十分相信徐老爷的挑剔眼光。 以及徐老爷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灵感。 迄今为止,徐年出演的电影每一部都会因为这一点点的微不足道而出类拔萃。 无有例外。 事实上,流浪地球这个项目已经获得了徐老爷那一点点的提点。 毕竟光是这个名字就值1亿票房了。 而且框架基底更是超出想象级别的。 现在的要素就是减少剧情本身上的细节失误,这个那个的。 在三人的讲述下,徐年很快对他们整理的流浪地球本子有了清晰认知。 与他记忆中的流浪地球有一定区别。 比如……真正意义上的在剧情设计层面考虑到了双男主的结构对称。 ‘徐启’和‘徐培强’的戏份做了一些不错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徐启’的戏剧化空间。 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剧情冲突,等等等等。 怎么说呢,因为领衔创作剧本的陈一凡、李成、庄辉他们仨有一条清楚的规划。 这是系列影片。 并且,在徐年的随口提示下,他们已经有了第二部是第一部前传的意识。 以及,在强大的经费支撑下,陈一凡他们组建了一个全新的编剧班底。 人不是很多,但都比较有特色。 其中包括真正意义上在科幻幻想力上很有水平,并且构造过长篇巨著的几个网文选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