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到二人这木讷的表情,陆涛就知道,看来电动车还没有在国内大规模地普及。 至少在江山县,武城等这片地方还没有普及。 于是他耐心地解释了起来:“就是一种跟摩托车有点像,但是不需要加油,是用电瓶,用电驱动的车子。” “啊?” 可惜的是,二人听了陆涛的解释,反而更加的懵了。 还能用电动来驱动车子吗? 没有办法,陆涛只好再次详细的解释了起来:“就是一辆车,要带有电瓶,电机,和简单的控电技术。” “用电瓶供电给电机,带动电机里面的马达转子,提供车子动力。用把手,作为控电开关。” “当然,这个电瓶需要用到比较大一点的电瓶,不是我们家里用的那种小的电池可以比的。” 然后陆涛又简单画了一些草图给他们两个人。 虽然依旧是听得云里雾里,但是至少他们两个人大致明白了有这样一个东西的存在。 “这个东西,感觉做起来会比较复杂啊?”马昊磊有点慌了。 “不复杂。”陆涛摇摇头。 因为他的脑海中,早就有了一个规划,他知道有一家电池厂,就在研究这种大号电瓶。 至于电机,就更加简单了,现在这个年代,电机技术已经开始有些起来了。 最后的控电,对于这个电瓶车来说,并不需要多少复杂,只要给电前进,停止给电就停下就可以。 还有从马达到轮胎的转动,链条之类的,其实和摩托车的自行车的大致原理都是一样的。 他陆涛需要做的,就是做一个集合的工作,把几方资源都集合起来。 然后在自己这边完成安装,贴牌,一个产业链就完成了。 而这,只是陆涛撬动电能的开端。 后面,他还要以此为契机,进入电池储能,电车,充电桩,太阳能发电等领域。 只是这些东西,他不好和马昊磊他们多说,话题太高端,这两家伙心太浮躁。 于是他索性给了一个总结:“你们想来参加的话,一人投200万,我给你们各15%的股份。” “不想参与的话,我一个人也可以搞得起来。” 陆涛说这个话,一点都没有夸大其词,凭借着他现在的这些产业,这点钱,一年的时间,完全可以赚到。 而且他还有很多新的产品,可以陆续推进,到时候赚钱轻轻松松。 周立军和马昊磊,这下是真的犹豫了。 20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们两个人虽然有钱,但是拿出200万,换15%的股份,还是一个连壳都没有的公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