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两个人看起来都是四十多岁,穿着一身官服,骨瘦如柴,三缕胡茬。 刑浩是河南的左都尉,他在河南呆了几个月,一开口,河南话就带着很重的味道。 但他们的问候方式都是异口同声,将自己的身份和姓名说了一遍,希望能让朱标记住他们。 “哈哈哈...”朱标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 "不必了,继续吃吧,我最讨厌的,就是这种热闹” "你们若能好好管理这片土地,就是对我的最大贡献。" 见崔刑两人都是一副讨好的笑容,朱标摆了挥手: “两位请慢用,我去看看” “耶?”一声轻笑。刑浩一脸的莫名其妙,这可是一个接近皇子的好时机,他怎么可能连话都不说就离开! 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夸你一顿...我可以说几句话!有勇必有谋。 于是他咬了咬牙,继续问道: "王爷,我代表河南的子民,请王爷开恩 “讲”朱标回头道。 “是...”邢浩对陈凡更加尊敬,低头应道: “河南没有足够的盐分,每年都要购买山西的盐分,以备不时之需...” “且不说盐业运输艰难,单靠官方的盐业,根本无法满足普通民众的需求,一些府县的盐业,一到市场,立刻就会被抢购一空...” “还有几个私盐商人,他们……” 刑浩脸上露出一丝迟疑之色,随后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我也不想骗陛下,因为我的人手不够,监管不力,所以有些商人会故意隐瞒消息,我已经让人调查了一下,河南的盐价是山西的两倍左右...” “但盐巴却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人冒着生命危险,挖出了悬崖上牲畜食用的盐巴,每年都有不少人掉下悬崖,甚至有些村民,还会用到望望盐...” “旺旺是何物?”一旁的朱雄英忽然出声。 “属下...属下...”刑浩抱拳一礼: "有些家庭买不起,或者他们买不起,他们会用绳子吊在桌子上面。" "吃饭时,仰头望着那盐袋,想象着里面的盐,抚慰心灵,因此得名,叫做‘望族之盐’...” 朱雄英正皱眉沉默不语,一旁的朱标却忽然出了一句话: “这事儿我早就听说了,归根结底,就是人多了,盐也不够用” "唉..."朱标长长吐出一声长啸。 "这些年来,我大明朝各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不仅是河南,全国都是如此,我父亲也曾吩咐过,凡是缺少盐大省,如河南,江西,都可以在茶叶和盐业上给予优惠。" “我相信,从今年年底开始,河南的盐荒将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说完,朱标意味深长的瞥了一眼刑浩道: “关于盐价的问题...你身为一名读书人,在稳定盐价方面,缺乏一些果断的措施。” “对于这些盐商人,官府只许他们卖盐,却不许他们抬高价格,你懂么?” “属下...”刑浩老脸一红,略显尴尬。 “我知道了…” "嗯..."被刑浩这么一问,朱标点了点头,他也有了开口的冲动,这才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开口道。 “河南税收巨大,你们身上的责任,可不小啊...” "除了茶叶和食盐之外,还有水运,桑麻,渔业,军粮,农田等等。" “特别是江河,你等都是边陲之地,对江河的了解远超朝廷,一定要让父皇,让孤,让朝廷放心” “黄河洪灾,自古以来就有,这些年天气好,加上河里的官吏们勤勉,总算没有闹出多大的事情来。” “不过,你也不要沾沾自喜,一定要想出一个可行,可靠,强硬的计划。” “是,陛下。”刑浩躬身道。 朱标说出这样的话语,也正是为了这个。 当他再次抬头的时候,朱标却是提着一只金色的灯笼,消失在远处。 朱雄英也是一脸的无聊,跟着旁边的秦无用跟着朱标,只觉得自己和眼前的小公公简直就是一个哼哈二将。 朱雄英也不打算再走了,只想快点吃饭,然后回家休息,虽说能和朱标一起学习,这是别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他今天实在是太疲惫了。 但朱标却是个很有耐性的人,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停下来观察一下,偶尔遇到一个熟悉的人,他也是皮笑肉不笑地对着对方点了点头,心情好的时候,他也会给对方一些指导。 哈哈!” “拜见殿下!” 一道尖锐的嗓音响起,让朱雄英很是郁闷,这次怎么了... 朱标转过身来,看到了说话的人正是陕西都督萧成。 朱雄英也转过身来,朱雄英对苏洋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身材矮小,肚儿很大,很浑厚... 他的年龄大概在四十岁左右,在陕西,统领着三十三座兵营,将近二十万大军,也算得上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