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阴阳怪气的-《大明:爷爷,我们一起跑路吧!》


    第(2/3)页

    “但我还是感觉少了点什么,以后再说,我要仔细考虑一下。”

    说完,朱元璋一拍巴掌,正襟危坐:

    "老师暂时还没有决定,但是我们孙子的学生实在是太多了,你去查查,看看能不能找到几个将军的儿子。

    “读书人...明年会考...我会在会考之后,挑选出一些才华横溢,人品好的。”

    "什么状元,什么状元,什么秀才,统统都让他们来给我们的孙子读书!"

    “孩儿听令,”朱标沉吟片刻,觉得可笑,便开口道。

    “三大学士,我以前可没有这样的福分。”

    朱元璋抬头,对朱标道:“这个简单!”

    "你将冯胜,胡美,唐河等人从太子府中撤掉,我们马上为你物色十名第一名

    李希颜从徐家出来后,就疯狂地给自己补习功课,他似乎对这些大汉的帝王很有研究。

    一部《汉书·四世祖的传记》被他一遍又一遍地看了数日。

    比如元帝王政君与其大侄王莽之间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汉和帝邓氏废除了长子,建立了新的皇权,统治了十六年。

    不管他的亲戚有多霸道,有多狂妄……

    "贪图孩子以长久,抑才智以专其权",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

    闻言,朱雄英心中一片冰冷。

    他忍不住感慨:

    该死的,那些官员...防备藩王,防备骄兵,防备猛将,防备外戚,防备昏君...

    说到封疆大吏,我三叔家马上就要过生日了,要带点礼物去太原。

    尤其是皇室子弟,这种人情世故,更是要讲究的。

    "其实他只是个年轻人,朱雄英在心中喃喃自语。

    朱家年轻一辈中,以靖江王一脉最大的一个,就是铁竹。

    这家伙从小到大就没安好心,和他父亲朱文正一样,都是个花心大萝卜...

    看到女人就要扒自己的裤子,还给自己的爷爷做了一首诗词,爷爷一气呵成,被赶出了凤阳,回到了乡下。

    “农民就算了……”朱雄英摇了摇头,想了想道。

    "吉晓……就像以前一样,给我一柄好剑,一颗玉石,礼物虽小,但也要有诚意。"

    就在朱雄英陷入沉思的时候,门外,传来了李忠的声音。

    "王爷

    朱雄英仰望着他道:

    “怎么了?”

    “皇爷有令,要定制一枚金玺,图纸都写好了,让王妃娘娘看看,老李正在外面等着呢。”

    “而且,三皇子在婚礼上所需的衣服,也是要定制的,张小姐和王夫人都在外面等着,等着给三皇子量身呢……你觉得呢?”

    李忠虽然怯懦,但对陌生人并不陌生,一口一个“哥哥”“姐姐”地喊着。

    “陈先生好厉害啊...”朱雄英眼睛一亮:

    "大家请进!"

    “小的给王爷请安,恭喜王爷……”一名身材修长,皮肤白皙,声音很大。

    别人想要发出这样的吼叫,都需要尖叫,但对他来说,这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砰!”朱雄英向后退了两步,忍不住笑了起来。

    “就算你大呼小叫,也不会有钱的。”

    “呵呵,”老李傻乎乎地说道:

    "我不是人,哪里还能要你的钱?"

    “这不是……”朱雄英挥了挥手。

    "什么样子?让我瞧瞧。”

    “是...”老李连忙从一个小公公手中,拿起一个朱砂盘子,高高举在头上。

    "你看,这是陛下的亲笔印章,这是我的太孙敕命印章。"

    “皇上孙子的信物?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朱雄英微微一愣,随即抬起头来:

    "为什么是两个?按照宫中礼仪,不应该是只有‘孙敕命’才对吧?

    “嘿...”老李一听,顿时眉开眼笑:

    “按照惯例,不会,不过陛下吩咐,让我为您准备一个打胡桃的人。”

    朱雄英心中更是暗暗咋舌:

    “哪个王八羔子,竟然把这枚大印当了核桃!”

    就在朱雄英还在发呆的时候,老李已经上前两步道:

    “皇上,皇上,这太孙金印的大小,和皇上的玉玺几乎一模一样”

    “他还特别命人,要用的是白的,或者是绿的……”

    “请皇祖大人恩典,雄英真是感动涕零啊……”朱雄英虽然嘴上这么说,但面上并无半点涕零之色。

    随手接过两页,翻开一看,顿时皱眉:

    "你为什么要把纽扣交给我?"

    "不行不行,这未免有些逾越了吧?

    "再说了,这青玉白玉都是皇家用来制作印章的材料,我怎么能用?替换为黄铜或黄铜印章

    "这…"老李脸上露出为难之意。

    "可是殿下有令

    “老老实实回答就好。”朱雄英再次冷冷一笑。

    "你要打,就应该拿个结实一点的东西来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