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百分之三十的几率变成百分之二十-《大明:爷爷,我们一起跑路吧!》


    第(3/3)页

    朱雄英转过身,盯着李景隆,用力一踏地面,喝道:“开始!”

    一把抓住金色的麦子,开始收割。

    周围散落着几个随行的大内护卫。

    他们虽然也会做一些杂事,但是因为有了皇兄的命令,他们不能擅自做主。

    这里是一块公田,租给了漂阳当地的平民,他们的赋税要高上许多,但是那些租来的农民,却是可以免于劳作的。

    这里的农夫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年纪大概在二十五六,皮肤因为常年的暴风雨而变得黝黑。

    男子的脚腕上有一道划痕,应该是在田地里挖地的。

    朱雄英带来了一批人,上来就拿着一面令牌,这些人都是文盲,哪里看过这样的场面。

    不过在他们的眼中,这些人都是身份尊贵之辈,说不定还在这些县令之上,毕竟县太爷出来巡逻都没有这样的阵仗。

    看到护卫手中的长剑,那名男子愣在了那里,一步都不能移动,只能用安抚的目光,望向自己的妻子。

    妇人手里还搂着一个一、二岁大的小孩,眼睁睁的望着李景龙与朱雄英你来我往,你来我往,我来我往,却是一句话都不说。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散落一地的米粒,肉痛的跳足。

    便在这时,不远处的一块水田里,也有一些人正在忙着收割。

    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个与朱权年龄相仿,看起来像是他们的孙辈的小男孩,正蹲在那里,将散落在地面上的谷子和谷子拾起来。

    "啊!"他被一块泥土绊倒,一头栽倒在地,但他不顾身上的泥土,又抓起了那根刚刚从地上拾起来的麦穗。

    听到声音,朱雄英猛地站起身来,整个人都呆了呆。

    或许,正因为如此,爸爸才会让他来这里收获水稻吧。

    他想起了爷爷说过的一句话。

    "那一年,发生了一场干旱,田里的粮食都绝迹了。

    要不是这些种子,我们早就被活活的饿死了!

    "哎!"朱雄英长长叹息:"一把水稻种子,一条人生路!"

    “谁知道每一道菜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现在看来……”

    虽然他一直都在努力的理解着这个世界的艰难,可是这种情况,却是他始料未及的。

    转过身来,他看到了那对被束缚着的夫妻,“国泰民安,国泰民安。”

    “过来!”

    “大家一起去捡那些落下来的米粒!”

    他转过身来,望向李景隆道:“等等,米撒了一地...”

    “这是农夫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

    躲在一旁,朱标站在一旁,对陆舟赞许地点头。

    愣了好一会儿,才朝着傅让挥了挥手:

    "我们也该出发了。""走吧"

    傅让仰头看看楚离,再看看朱雄英,心中董摸了一下。

    你的孩子在这里忙碌,你……你要做什么?

    于是疑惑的问了一句。

    “公子,咱们这是要往哪里走?”

    "嗯…"诸葛若有所思:

    “去哪里就去哪里”

    “可是陛下的长孙……”傅让眨了眨眼睛。

    朱标咬牙切齿,没有人比父亲更关心自己的孩子了。但朱雄英毕竟是他的亲生骨肉,与一般的贵族子弟不同。

    于是,他没有回头。

    “身为皇族之人,更应体恤百姓之苦!”

    “他懂得种地的辛苦和艰辛,世人的日子才会好过”

    “命中注定!”

    说罢,他转过身来,忧心忡忡的说道:

    “吩咐下去,好好照顾他”

    说罢,也不管旁边傅让那一双圆溜溜的眼珠子,径自进了车厢。

    而就在他离开后没多久,一个人影就从水田里跑了出来。

    她叫卓灵心,是药师卓耿的外孙。

    朱雄英与李景隆都不是农民,折腾了半天,也是筋疲力尽,连站都站不稳了。

    朱雄英再也顾不得自己的面子了,他将手中的武器一丢,整个人瘫倒在了地上,大口大口的喘息着:

    “九江……你……也……休息一下……我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说着,两只手枕在后脑勺上,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天空,心道,就算是陛下亲自下地,也不过是个摆设,拿着铁锹在地上转几转,就能过日子了,凭什么要我亲自下地?男人就是这么现实!

    就在他思索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道声音:

    “公子……”

    “咦?”朱雄英艰难的站了起来,手肘支在地上,回头看了一眼。

    当他看到卓灵心提着一个饭箱走了进来的时候,就对她招了招手。

    “喂!卓灵心从怀中取出一块手绢,为朱雄英擦拭着脸上的泪水。

    “你这人,看起来就跟个小姑娘一样!”

    靠的很远,朱雄英都能嗅到少女的体香。

    李景隆却是一张疲惫的脸上,连眉头都巴成了一团,见状大喝一声:“好大的胆子!”

    朱雄英朝李景隆挥挥手,让他离自己远远的。

    他转过身来,看向了卓灵心:

    “你怎么会在这里?”

    “你是如何发现这里的?”

    “哦!没错!”卓灵心一惊,连忙将盒子从口袋中拿了出来,道:“我外公说过,秋季不滋补身体,冬季就会受罪!”

    "所以我就把这道菜带到了这里,我可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的。"

    “怎么样?”

    在他们看来,冬去春来,应该是按照天地之间的阴阳平衡来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