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加入救民军之后,陈墨便拿着杨嘉谟写给杨光烈的信,寻到了军中教官。 而后,事情很快便就汇报到了王朝这里。 对此,王朝也只是饶有兴趣的笑了笑。 他虽然对杨嘉谟有些兴趣,但其既然不愿意出仕,而是甘愿做个教书先生,那他却也没有打扰的意思。 在陈墨军训合格之后,也没有等着救命军扩军,就直接将其招入了军队。 而这一次进攻榆林卫,他就是先锋之一。 信自然就是他让季氏商行伙计转交的。 如今的季氏商行,虽然还挂个季氏的名头。 但是,他却是货真价实的,挂在商业司之下的救民军国有商行。 本来因为父亲死于救民军之手,再加上为国尽忠的想法,他是想要死守榆林,与榆林卫城共存亡的。 再想想父亲信件之中的描述。 至于具体如何决定,他却是将其交给了杨光烈。 而且,就算是王朝,也只是想要将其训斥贬职,罚他去某地做个游击将军,让其重新积累军功。 但是,其在言语之间,却是将他在兰州所见所闻说了一遍。 如果杨光烈决定以身报国,杨嘉谟虽然会心中悲痛,却也会支持儿子的决定。 不过,那只能是男爵。 虽然杨嘉谟的信件之中,并没有什么劝导他投降的言语。 对于杨光烈的心思,王朝自然能够猜出一二,不外乎就是不想与自己的老东家,大明朝作战。 有了杨光烈的配合,救民军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榆林卫。 一瞬间,杨光烈本来挺拔的身躯,似乎微微佝偻了一些,却又有种放下的千钧重担的轻松感。 战场之上,死人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吗? 哪怕这其中有王二牛失误的原因,但是放在古代,或许会有人心生愧疚,但恐怕也不会因此辞去一切职务吧? 不过,现在这都还是王朝的设想,具体如何,还要看之后的形势发展。 像是这一次的传递信件,如果杨光烈能够主动率军加入救民军,免去一番不必要的战斗,那么犯险的掌柜、伙计,都将会获得一百军功。 相比其他人,王二牛他们这些人,自然更得王朝信重。 走在路上,看着萧条的城池,人心惶惶、面黄肌瘦的百姓,又看了看身旁亲兵,同样的有些神思不属。 救民军斩杀一个普通敌军士卒,也不过获得十点功勋。 在之后,受杨光烈所请,王朝将其分为了瓜州游击将军,在沙洲总兵也何冀平的手下任职。 而随后的事情,才是让王朝头疼的。 子爵及以上的爵位,那就需要切实的军功了,比如开疆拓土,占个地什么的。 不由的,杨光烈便是无奈的苦笑一声,他的亲兵都是如此了,那么其他的普通士卒呢? 其中的掌柜伙计等等,也算半个体制之内的人,除了正常的商业活动之外,还负有探查国外信息,必要时候进行传递消息信件的责任。 对此,王朝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和谁打不是打呢?只要是为救民军效力就可以了。 一百军功,那就相当于斩杀了十个敌军。 至于那些掌柜伙计,非军非官,获得的功勋又有什么用。 且说杨光烈在收到杨嘉谟的信件之后,不由再次陷入了纠结之中。 至此,救民军彻底占领了整个陕西,与山西化河而治,比邻河南、湖广以及四川。 那就是王二牛,竟然头铁的想要前往镇远观做个守墓人,或者说是守祠人。 随后,杨光烈以及其麾下士卒,但凡还想继续当兵的,就全被送入了新兵营接受整训。 而且说实在的,王二牛乃是王朝同乡同村,那可以说是核心班底中的核心班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