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崭新的布匹,女儿家喜欢的布娃娃,糖葫芦,以及一些脂粉。 盘江方圆几十里,都知道蒋盘办事,不收穷人半块大洋,有时候只拿半碗米。 为什么? 因为蒋盘说,先生办事,必然要收酬金,否则因果报应,会连累无辜。 而此后,蒋盘往往会送出钱财,帮助人生活无恙。 两袖清风,蒋盘很穷。 蒋盘的穷,穷的仁厚,穷的有气节,穷的不愧对父亲的教养,不愧对师父的栽培,更无愧于那颗炙热的好人心。 这样的日子过了二十余年,蒋盘稍稍有些改了。 因为有个人,曾说他囊中羞涩。 暗示他连侄儿喜欢的糖葫芦,拨浪鼓都买不起。 因为,他那固执的兄弟,对妻子很好,不会缺少女人家的脂粉,对儿子更是如此。 所以,蒋盘稍稍给自己的囊中,留下来极少的一部分银钱。 此次办事,离家时间太长,再加上又收到全部村民感谢,那村里人条件都比较优渥,无需他倒贴。 回家之前,蒋盘特意进了一趟望县。 去了苏芸平时每每偷看,但不敢进入的脂粉铺子。 进了布庄,买了苏芸心心念念想要的新布。 她说,家里总不能一直缝缝补补,年节总得添件新衣裳。 他还阔绰的买了小摊贩的一整把糖葫芦。 只可惜,他送走了独子,只有沐女能把玩布娃娃,能吃到糖葫芦了…… “明明看过日子,今天宜出行……怎么就出事了?” 蒋盘低声絮叨,他顾不得衣服上的泥泞,赶紧在尚算干净的胸口擦了一把手,匆匆跑到散落在外的东西前。 糖葫芦还好,竹竿插在地上,都没有弄脏。 迅速拔出糖葫芦,小心的放回倾斜的马车内。 又将地上的脂粉盒子捡起来,还好,口子都封的死,并没有打开。 只是可惜了布匹,散落一地,表面都沾满了泥土。 将布匹全部捡起来,在马车边缘的木头上刮掉泥巴,蒋盘低叹了一句:“新布未用就得洗一遍,做旧,芸儿不说,却又该难过了。” 脏布堆在马车边缘,蒋盘摸了摸钱袋子,里头只剩下两枚大洋,这是他留给苏芸的用度。 愚人虽愚,但总会开化。 见过兄弟如何对待妻儿,他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