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八天啊?不行。按你的水平,两三天都够了吧?” 齐莽摇头说:“我说的是晚上八点。” 白板上的抽象画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一点都不复杂。 齐莽完全想不到有什么技术桎梏的地方。 无非是四旋翼焊一个座舱。 这点玩意儿的核心技术都是现成的,回去找两个大载重旋翼机的方案复制粘贴就行了。 把原来载弹或者载货的空间掏空,加上座椅和安全带。 齐活儿。 “技术上没问题?”陈晨再确认一遍,然后看向众人。“那我觉得就没什么毛病,能拍板了。” 魏修连忙纸质陈晨:“小老板,你不能光站在技术的角度看问题啊。” “那我站哪儿?” “市场。” 魏修眉头凝重的说道。 技术他是不懂。 但他懂市场,而且在座的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人比他更懂市场的了。 小老板可能都不行。 “这玩意儿是个消费品,不是工业级也不是军品。” “造肯定能造出来,我一点都不带怀疑的。” “问题是谁买?” 关键时刻。 魏修挺身而出,发自肺腑的反问让众人清醒了一些。 造车能赚钱。 是因为有成熟的市场。 当初新能源车出来的时候,人们看到绿牌车就联想到自燃,都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直到市场慢慢的培养几年之后。 大家才接受这种新事物。 可事实上,自燃这种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而是消费者的态度改观了。 飞行汽车也是一样。 如果说造,魏修相信今天下令,下个月晨盾就能拿出产品。 关键是消费者看着这种飞起来的汽车,谁敢买? 魏修认真道:“我们要的是赚快钱,但我感觉培养消费者的习惯这个过程,没有三年五年下不来,而且得市场一起合力,不光我们去搞。” 张明瑞听完也有自己的担忧:“另外就是法规问题,飞行汽车搞出来了,现行的法规跟不上啊,空域都在空军手里,我们这玩意儿想上路,必须得推动体制化的空域管理改革,这也不是三年两年的事情。” 苏雪松也后知后觉点点头:“也是嗷,我要是作为富二代,我可能会买一辆尝尝鲜,可我要是普通人,我疯了都不一定买飞行汽车。” 大家的担忧在会议室内形成了共振。 他们都觉得陈晨走偏了。 现在讨论的是赚快钱来弥补战颅计划的预算。 而不是考虑为产业布局。 说白了。 要做稳赚不赔的买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