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顺带还把煤化工厂的一些老库存拉出去了。” “最重要的是搭上了华农这条线,背后还有顺风的廉价海运支撑,成本拉到最低了。” 陈晨一边看一边点头。 一期出口主要是一些半成品钢管和加压钢瓶。 “有风险吗?” 魏修摆摆手:“没有,按照灌溉水管的名义出去的,稳得一批。” “这么多艘船的灌溉水管,连起来能给地球造个自来水系统了。” 魏修心照不宣的摊摊手:“咱能怎么办呢?只能怪中东地区天气干旱咯。” “行,把这些低级工业产品变废为宝也是好事,先给当地一个交代。但真正赚钱,还是得靠附加值高的东西。” 听到这话。 魏修从文件堆里抽出一份,单独展示。 “农机已经弄的差不多了。” “本来巨峰厂就有类似产品的技术储备。” “我按照你给的图纸让他们改了一下,出口版的全地形车基本上已经能落地了。” “自重1.6吨,载重500来公斤,基本素质够用了。” “我们准备定价5万块。” 陈晨看了看产品的设计图纸和路测的照片,心里还算满意。 这种产品在国内没的打。 因为国内市场已经被电动车企业卷成炼狱了。 这个价格完全能买到可以上牌行驶的五菱。 皮实耐用这个最大的优势也不是国内用户的痛点。 他们更喜欢蠢萌的造型和花里胡哨的内饰。 这也就是巨峰厂没落的原因。 但如果换个市场,这款产品还是有潜力的。 不过陈晨没有盲目的自信,抬头问道:“销售渠道呢?有眉目吗?” “我跟几个老乡客户大致聊了一下,他们兴趣不高,老乡们还是喜欢能爆炸的东西,但东边不亮西边亮。” “怎么说?” 魏修有些卖关子:“我早年沉淀了点大毛的渠道,他们就缺这种小巧的机动穿插设备,我已经给他们弄了二十台样品过去,在测试了。” 陈晨抬头想了想。 合理。 巨峰厂的产品本来就是针对广袤的华北平原设计的。 大毛那边的地形差不多,也是广袤的平原。 用这玩意儿搞纵深穿插再合适不过了。 大毛没有丝毫抵抗力。 最关键的是。 魏修风轻云淡的说自己有大毛的渠道,而且说测试产品都送过去了。 鬼知道这小子通讯录里藏着多少惊喜? “那上次给你的火箭炮的图纸呢?生产出来了吗?” “生产了,零部件还从临阳弄,然后出口到当地进行加工,唯一的问题是那边效率比较低,目前产量提不上来。” “这就是我说的高附加值的产品,老乡们搞农业,也不能光依靠地狱土炮,精度还是要上去的。” “现在要命就在这个精度上,提不上去。”魏修有些为难。 “不行,必须搞上去。” 陈晨的态度很坚决。 来飞牛就是为了这个事儿。 老乡的精度提不上去,ARD的无人机还怎么卖? ARD无人机卖不出去,如来神掌谁来买单? 这都是环环相扣的因果报应循环。 “小老板,我就是一盲流子,幸得你宠幸,觍着个逼脸当这个总经理,说白了还是个二道贩子,真技术我是真没有。” 魏修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