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晨理直气壮,给林枭突然间整不会了。 “余……余多少?” 陈晨:“余7000。” “一万四???” 陈晨点点头,在场的人都傻了。 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余出一个倍数? 脑回路都快绕到胆囊里去了。 设计你的人一定是个天才吧。 林枭立刻追问:“里程呢?” “1200多啊。” “多多少!?” “多1500。” “两千七!?” 陈晨:“简单的加法,别怀疑自己,就是两千七。” “……” 余处一个整倍数就算了。 现在又多处1500。 谁教你这么四舍五入的? 设计你的人一定是个变态吧。 林枭可算是明白了,陈晨嘴里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信啊。 稍不注意就能绕进沟里去。 孙长兴和张明瑞倒是一脸舒服了表情。 原因无他。 SFNB01升阻比高的情况下,这样的数据才是应有的表现。 随即他们看陈晨的眼神又恢复到了欣赏的地步。 升阻比高、翼展长当然有好处。 但同时也考验机身的强度。 否则所有飞机都能做的手长身子短,没什么稀奇。 这说明陈晨这架飞机有核心技术。 孙长兴分析道:“那这样的话,变相的提升了材料的要求。” 张明瑞:“对,加强机身强度,意味着业载质量要降低,必须把机翼长出来的部分弥补上去。” 林枭听着二位的分析,立刻转头问陈晨:“业载质量呢?” 陈晨有些犯难,犹豫两秒之后:“刚过900公斤。” “过了多少!”林枭已经学废了,话音未落就抢先发问。 “一吨。” “1.9吨?你好好说话!” 林枭气的嘴都歪了,你这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而一旁的其他人一半在别笑,一半在啧啧称奇,心里嗷嗷喊牛逼。 陈晨抱着胳膊,彻底开摆。 我也没说谎啊。 1.9吨>900公斤。 900多公斤,不服你咬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