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专项公关组的会议进行到第二周。 胡建明觉得昨天和郑宇村聊得挺开心的。 于是今天进入会场时特意寻常郑宇村,想跟他坐一起。 只是在人群中没有找到他的身影。 郑宇村没有来,但参会的人员再一次增加了。 有两个来自成飞的专家列席会议,全程不苟言笑,并不关心科研的困难,只想知道碳纤维工程化的具体时间表。 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自己从事的是什么项目。 但所有材料学专家都能猜出来,来自成飞,项目保密,还大量需要碳纤维…… 具体是什么项目也无需多言了。 胡建明觉得这二位的加入,并不能给项目带来具体的帮助,甚至还有些弊大于利的意思。 因为他们只能给大家带来压力,没有其他助力。 可第二天。 胡建明就被打脸了。 会议上一位组长宣布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了两个重点专项,全都是基础材料学的研究。 和之前的吆喝不同。 这一次是有真金白银的投入,而且看规模似乎有些不计成本的意思。 第二周的第四天。 碳纤维又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项目,六部委联合推进。 一周之内两次巨变,胡建明不得不佩服这两位来自成飞专家的分量。 但归根结底。 胡建明还是觉得这一切是亡羊补牢。 重视是好事,重视的晚了,现阶段也没有现实的意义。 第五天。 胡建明依然没有看到郑宇村。 因此他心里有些犯嘀咕,找到了和郑宇村同一单位的人打听。 “你们研究院的小郑几天没来了,生病了吗?” “请假去西京了。” “啊?这么关键的会议请假。” “我也不清楚啊,估计是有私事?” 模棱两可的回答让胡建明摸不到头脑。 在这个节骨眼上请假,还是因为私事,只有可能是人生大事。 几分钟后。 会议开始。 胡建明拖着疲惫的身姿步入会场。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三個人快速的朝着梯形礼堂移动。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郑宇村。 他风尘仆仆但满面红光,像是有什么喜事一样。 没等胡建明打招呼,郑宇村率先挥手致意。 “胡主任你好!快入座吧!” “怎么了这是?风风火火的。” “您老一点都没说错。”开心的眼神在郑宇村的脸上根本藏不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