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协的命令下达之后,郭嘉和贾诩就各自筹备了起来,首先开始行动的是郭嘉。 他直接对外宣布天子有旨,重启先帝所设立的鸿都门学,并且将其改名为国子监,选拔学子进入学习。 进入国子监的学子将由朝廷免费提供食宿、书籍、笔墨纸砚等等,还将学习天子亲自拟定的科目。 这个消息一传开后,瞬间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关注,整个长安都为之震动了。 “鸿都门学?陛下居然要重启鸿都门学?” “什么是鸿都门学啊?” “鸿都门学你都不知道,这是先帝在位时期所设立的一所学校,由先帝亲自选拔学子进入,学习的也不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典籍,而是先帝所著的《皇羲篇》。” “只要赋作得好,或者画画书法好,便会得到先帝赏识,入朝为官。” “啊?这不是胡闹么,我大汉独尊儒术,以儒治国,会作赋画画书法算什么?” “是啊,这种人当官能治得好国?” “我也不懂,陛下乃是千古难见的明君,为何会做出这样荒诞的决定?” “离经叛道,实在是离经叛道啊!” “大胆!陛下这么做自然有陛下的道理,你一介腐儒,安敢私议陛下?!” “就是就是!陛下乃是堪比高祖、光武皇帝的圣君,陛下所思所想岂是我等凡俗之辈能够理解的?” “我、我不过是就事论事!” …… 长安城门处的告示榜前,一群人在此围观,讨论讨论着就开始吵起来了。 要不是旁边有城防的士卒在。 他们怕是会直接动手打架。 对于鸿都门学,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士子阶层里都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自武帝罢黜百家以来,儒学成为读书人所学的主要科目,更成为了评判一个人是否能当官的重要标准。 而灵帝却另辟蹊径开办鸿都门学,用一群只会作赋绘画书法的人治国,难免会让旁人觉得荒唐。 当年不少人私底下都在骂灵帝昏聩。 但只有少部分洞悉其本质的聪明人才清楚,灵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掌握人才的任用权和上升通道。 但即便知道,他们也不能堂而皇之地说出来,因为这不符合大汉的政治正确和学术正确,更会遭到士族阶层读书人们的攻讦。 儒术你都不学,你学什么? 所以现在刘协所设立的国子监,也照样不能得到大部分人的理解,只觉得这是和灵帝一样的荒唐行为。 而这个消息也很快被朝中群臣得知了。 忠义侯府。 杨彪看完手中这份邸报以后,一时陷入到了沉思之中,随后他让人将杨修喊了过来。 “父亲有何事?孩儿正准备入宫呢。” 杨修走入书房后问道,今天轮到他去宣室当牛马处理政务了,可不能晚了时辰。 杨彪把手里的邸报递给了他,说道:“你先看看这个。” 杨修有些疑惑,但还是伸手接了过来,只一眼后就愣住了。 “国子监?” “嗯。” 杨彪点了点头,问道:“你参与中枢事务,难道没听到过关于此事的消息或者风声?” 杨修断然摇头道:“陛下从来没有与我等提过此事,这份旨意是今日刚刚下达的。” “但由郭奉孝负责这国子监,可见陛下相当重视此事……看来陛下是想效仿先帝啊。” 杨修当然清楚国子监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天子想把晋升通道抓在手里。 杨彪皱眉道:“这么重要的事情,陛下居然都不与你们商议?” 听闻此言,杨修苦笑道:“父亲您怕是忘了,如今参与中枢的那群人里面,除了郭奉孝和贾文和这二人以外,有谁的背景不深?” “这种事情本就牵扯甚大,陛下自然不会与我们商议。” 国子监绕开察举制,让天子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晋升通道,这和世家大族的利益相悖。 天子若是跟他们商议,肯定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的,不如直接做出决定为好。 从人事任命上也能看出这一点。 杨彪听完后眉头紧皱,一张老脸上露出了深深的忧虑之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