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眼下唯一要收复的就是辽东郡了,不过那里面残存的乌桓军数量不多,收复起来轻而易举。 “还有匈奴、鲜卑啊!” 黄忠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提议道:“我们不妨杀入草原,将乌桓的势力给连根拔起,顺便连匈奴、鲜卑也一并给收拾了。” “这些可都是战功!” 他对战功的渴望已经快成了执念了,这次好不容易得到一次单独领兵出征的机会,怎么能单单击溃一个乌桓就回去? 必须要趁机多赚一些战功! 听闻此言,郭嘉等人不禁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黄忠的这番话。 “黄老将军……” 郭嘉苦笑一声,开口说道:“我知道你想获得战功,但我们此行的目标只是讨灭乌桓、平复辽东。” “鲜卑、匈奴并不在计划之中。” “而且匈奴单于呼厨泉早已向我大汉宣布臣服,连他们的王子都送到了邺城为质,如今已是我大汉藩属。” “至于鲜卑,他们的势力颇强,光靠我们此行带来的一万人还不足以对他们动兵。” “一旦开战的话必定会拖延朝廷南下讨贼的计划。” 鲜卑的实力可不是乌桓能比的。 想要对鲜卑动兵,至少得把朝廷目前能够调动的兵马都调过来,才能与其一战。 不过鲜卑又没有犯边,没事去找他们麻烦做什么? 黄忠闻言叹息道:“但就这么回去,下次老夫想要单独领兵就又不知要等到何时了。” 说着他抬头看向郭嘉,红着眼圈,颤声说道:“军师,老夫家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 “老夫已经年过五十,黄土埋了半截身子的人了,但家里还有体弱的孩子要养,得多多赚取战功才行啊……” 郭嘉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怎么又是这一套? 虽然郭嘉和崔林二人都清楚黄忠这是在卖可怜,但公孙范、公孙续叔侄却是第一次见。 听到黄忠这番话,还有这幅模样后,他们不禁升起了恻隐之心。 难怪黄忠在战场上如此拼命。 原来是想给儿子谋份福荫。 公孙范稍作思索后,开口说道:“黄老将军若是想赚取战功,我倒是有个好主意。”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了他。 黄忠更是一脸激动之色,急切地问道:“公孙将军有什么主意?快快道来!” “黄老将军莫要着急。” 公孙范笑了笑,然后走到一旁的堪舆图前,指着玄菟郡以外的那一块没有画进去的区域说道:“此地有一国,名为高句丽。” “高句丽乃是一关外小国,实力不怎么强,盛产美人还有珍珠,若是能将此国征服……” 公孙范提了一嘴,没有再说下去。 但众人听完后眼神却都不禁变了,心中齐齐浮现出四个大字——灭国之功! 哪怕是小国,那也是灭国之功! 更是为大汉开疆拓土! 就连郭嘉一时也有些心动了,但理智还是战胜了冲动,摇头说道:“不可!我大汉乃是堂堂天朝上国、礼仪之邦!” “高句丽国对我大汉秋毫无犯,岂能随意出兵讨伐?师出无名不符上国之仪!” 凡是出兵,都要讲究师出有名。 恃强而凌弱不是大汉的作风。 黄忠虽然是个粗人,但他也懂这个道理,所以他尽管感到很失望,也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但在此时,一旁的崔林忽然道:“假如,我是说假如……高句丽如果杀了我大汉使臣,那不就师出有名了?” “擅杀汉使,自是……嗯?” 郭嘉下意识地回答,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对,满脸吃惊地看向了崔林,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打算。 只见崔林微微一笑,上前道:“我愿意作为使臣,代表朝廷出使高句丽,以修两国之好!” 第(3/3)页